每入罗浮便过君,儿孙引得拜江滨。
金丹宝箓无寻处,仙籍分明有此人。
每入罗浮便过君,儿孙引得拜江滨。
金丹宝箓无寻处,仙籍分明有此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姚接宾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姚接宾长寿的祝福。通过“每入罗浮便过君”,可见诗人与姚接宾交往密切,常一同游历名山大川。而“儿孙引得拜江滨”则展现了姚接宾在当地的声望和影响力,他的后辈们也对他尊敬有加,甚至在江边向他行礼致敬。
“金丹宝箓无寻处”一句,可能暗喻了姚接宾虽年事已高,但其智慧与德行如同珍贵的宝物,难以寻觅。这既是对姚接宾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长寿之谜的一种诗意解读。最后,“仙籍分明有此人”表达了诗人坚信姚接宾拥有超凡脱俗的特质,如同仙人一般,其长寿并非偶然,而是其德行与智慧的自然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姚接宾长寿与高尚人格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归来百事付休休,又向空山断送秋。
整叠衣篝双赤脚,携持拄杖一苍头。
儒书梵语相参看,酒柱诗盟自献酬。
客有可人留不住,夜长谁与话清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