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贞石起荒陂,疑是当年汉水移。
何似今朝重文教,漫求拙笔写丰碑。
传言贞石起荒陂,疑是当年汉水移。
何似今朝重文教,漫求拙笔写丰碑。
这首诗通过描述传说中贞石从荒废的陂塘中升起,仿佛当年汉水的移动,巧妙地引出“何似今朝重文教”的主题。诗人感叹于今日重新重视文化教育,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重视知识传承与发展的赞赏之情。结尾处“漫求拙笔写丰碑”则寄寓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为这一时代的精神风貌留下印记的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历史的隐喻和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对文化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积极倡导。
朝市三千里,园庐二十春。
步兵终日饮,原宪四时贫。
桂树留人久,蓬山入梦新。
鹤书承处重,鹊语喜时频。
草奏才偏委,嘉谋事最亲。
榻因徐孺解,醴为穆生陈。
卫国今多士,荆州好寄身。
烟霄定从此,非假问陶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