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
尽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
奈何离居夜,巢鸟悲空林。
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
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
尽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
奈何离居夜,巢鸟悲空林。
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洛阳城中寓居的孤独感受。"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旅客,在洛阳感到自己被理解和认同,这里的“夫子”可能是对朋友或知己的亲切称呼。接下来的"尽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周围人的冷漠不感所产生的失望,认为他们缺乏真正的友情和理解。
在夜晚,诗人的这种孤独感愈加强烈,"奈何离居夜,巢鸟悲空林"通过对比自己与夜晚寂静中栖息于树林中的鸟儿,表达了深深的悲凉。最后,"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则是在月光下,诗人听到了远处锤炼的声音,这不仅是对夜晚生活的描绘,也可能是他内心对于某种工作或生活节奏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静谧而又深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诗人在冬夜寓居中的孤独图景,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情与理解的渴望。
搜山炬火纵横飞,百兽猝起惊且驰。
出明入暗眼光乱,强者或脱弱者悲。
儿郎汹汹山精匿,杀气随风撼松栎。
宋㹱韩獹不尽纵,齧索腾陵求赴敌。
清霜屡降草莽衰,相与即禽真汝时。
跳坡蓦涧殊未已,扶桑东面推红曦。
大槊将军山下住,摧颓略记衔枚路。
观汝角逐心悠悠,风枭旌旆何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