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已前,天上有星皆拱北。
十五日已后,人间无水不朝东。
已前已后总拈却,到处乡谈各不同。
十五日已前,天上有星皆拱北。
十五日已后,人间无水不朝东。
已前已后总拈却,到处乡谈各不同。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安分庵主所作,名为《偈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十五日前后星象变化的观察,巧妙地表达了佛教中的禅理和哲学思考。
“十五日已前,天上有星皆拱北。”这里描绘的是农历每月十五日之前夜空星辰的景象。月亮在这个时期尚未圆满,夜晚星光灿烂,所有可见的星辰似乎都朝向北方。这句话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可能暗示着心灵寻求方向的比喻。
“十五日已后,人间无水不朝东。”当月亮转圆之后,诗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似乎所有的河流都向东流去。这句话既可以解读为对自然规律的赞叹,也可能隐含着生命与时间流逝的哲思。
“已前已后总拈却,到处乡谈各不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万象和人间百态的感慨。无论是在月亮未圆之前星辰向北,还是在月亮转圆之后河流朝东,每个人对于这些现象的解读都不同。这反映出诗人对世界多元化、个体差异性的洞察。
整首诗通过对天文观察和自然界变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深邃,以及对宇宙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