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度旅雁,斜影照残虹。
野净馀烟尽,山明远色同。
沙平寒水落,叶脆晚枝空。
白简光朝幰,彤驺出禁中。
息驾游兰坂,雕文折桂丛。
无因轻羽扇,徒自仰仁风。
晴天度旅雁,斜影照残虹。
野净馀烟尽,山明远色同。
沙平寒水落,叶脆晚枝空。
白简光朝幰,彤驺出禁中。
息驾游兰坂,雕文折桂丛。
无因轻羽扇,徒自仰仁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山的景象。诗人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在晴朗天气下的美丽画面。
“晴天度旅雁,斜影照残虹。”开篇即勾勒出一幅壮观:蓝天白云之下,一群大雁飞过,而夕阳的余晖投射在已经消散的大部分彩虹上,显得分外动人。
“野净馀烟尽,山明远色同。”接着描写的是一个干净无垢的原野,微薄的烟雾已经散去,远处的山峦在秋高气爽中显得格外清晰,山与天边的颜色浑然一体。
“沙平寒水落,叶脆晚枝空。”诗人再转向河岸之景:平坦的沙滩旁,寒冷的水流缓缓而下,而树上的叶子在秋风中变得脆弱,不少枝头已经空寂。
“白简光朝幔,彤驺出禁中。”这里描述了宫廷的早晨情景:皇帝用白色的简册处理国事,阳光透过宫中的帷幕照射进来,而彤马(红色的骏马)也从禁苑中缓缓走出。
“息驾游兰坂,雕文折桂丛。”诗人随后提到了停下车驾,在兰草覆盖的小丘上漫步,他的衣带上雕有花纹,而手中的桂枝在折断时散发出清香。
“无因轻羽扇,徒自仰仁风。”最后,诗人手持轻盈如羽毛般的扇子,但并非因为炎热,只是单纯地享受着秋天那仁慈和煦的微风。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对清新脱俗生活情趣的追求。
层栏飞栋,压孤城临瞰,并吞空阔。
千古吴京佳丽地,一览江山奇绝。
天际归舟,云中行树,鹭点汀洲雪。
三山无际,眇然相望溟渤。
凤么遗响悲凉,故台今不见,苍烟芜没。
千骑重来初起废,缅想六朝人物。
岘首他年,羊公终在,笑几人磨灭。
一时尊俎,且须同赋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