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凉正回互,金火郁相乘。
云雷时交构,川泽方蒸腾。
清风一朝胜,白露忽已凝。
草木凡气尽,始见天地澄。
况此秋堂夕,幽怀旷无朋。
萧条帘外雨,倏闪案前灯。
书卷满床席,蟏蛸悬复升。
啼儿屡哑咽,勌僮时寝兴。
泛览昏夜目,咏谣畅烦膺。
况吟获麟章,欲罢久不能。
尧舜事已远,丘道安可胜。
蜉蝣不信鹤,蜩鴳肯窥鹏。
当年且不偶,没世何必称。
胡为揭闻见,褒贬贻爱憎。
焉用汨其泥,岂在清如冰。
非白又非黑,谁能点青蝇。
处世苟无闷,佯狂道非弘。
无言被人觉,予亦笑孙登。
炎凉正回互,金火郁相乘。
云雷时交构,川泽方蒸腾。
清风一朝胜,白露忽已凝。
草木凡气尽,始见天地澄。
况此秋堂夕,幽怀旷无朋。
萧条帘外雨,倏闪案前灯。
书卷满床席,蟏蛸悬复升。
啼儿屡哑咽,勌僮时寝兴。
泛览昏夜目,咏谣畅烦膺。
况吟获麟章,欲罢久不能。
尧舜事已远,丘道安可胜。
蜉蝣不信鹤,蜩鴳肯窥鹏。
当年且不偶,没世何必称。
胡为揭闻见,褒贬贻爱憎。
焉用汨其泥,岂在清如冰。
非白又非黑,谁能点青蝇。
处世苟无闷,佯狂道非弘。
无言被人觉,予亦笑孙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静谧图景,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诗中以对比手法勾勒出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界的生机,以及个人情感世界的复杂性。
"炎凉正回互,金火郁相乘"两句通过对热与冷、金与火交织的描述,展现了秋季天气的多变与自然力的斗争。紧接着的"云雷时交构,川泽方蒸腾"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动态变化。
然而,随着清风的到来,一切似乎都归于平静。"白露忽已凝"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迅速变化。而"草木凡气尽,始见天地澄"则描绘出秋日景色的宁静与清晰。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写。"况此秋堂夕,幽怀旷无朋"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和深沉的情感。而"萧条帘外雨,倏闪案前灯"则营造出一种室内的温馨与安全感。
接下来的几句"书卷满床席,蟏蛸悬复升。啼儿屡哑咽,勌僮时寝兴"展示了诗人对读书和养生的一种悠闲态度,以及家庭生活的温暖。
在这之后,诗人的情感开始深化。"泛览昏夜目,咏谣畅烦膺"表明了他在长夜中阅读和吟诵古籍,对文化传承的热爱。而"况吟获麟章,欲罢久不能"则显示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痴迷。
紧接着,诗人提及远古的圣贤尧舜,以及他们的事迹已经遥远。"蜉蝣不信鹤,蜩鴳肯窥鹏"两句则表达了对传统智慧和道德的怀疑与探寻。
最后,诗人通过"当年且不偶,没世何必称"等语句,抒写了对于名利与世俗评价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个人声誉的淡然。
整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位文人在秋天傍晚时分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