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秋阴生,悲来从所适。
行见汝阳潭,飞萝蒙水石。
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
幽人不耐烦,振衣步闲寂。
回流清见底,金沙覆银砾。
错落非一文,空胧几千尺。
鱼鳞可怜紫,鸭毛自然碧。
吟咏秋水篇,渺然忘损益。
秋水随形影,清浊混心迹。
岁暮归去来,东山余宿昔。
独坐秋阴生,悲来从所适。
行见汝阳潭,飞萝蒙水石。
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
幽人不耐烦,振衣步闲寂。
回流清见底,金沙覆银砾。
错落非一文,空胧几千尺。
鱼鳞可怜紫,鸭毛自然碧。
吟咏秋水篇,渺然忘损益。
秋水随形影,清浊混心迹。
岁暮归去来,东山余宿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独坐之情景,诗人在秋阴中生出悲凉之感,随后行至汝阳潭边,见飞萝掩映于水石之间。悬挂的木叶上有瓢形的积水,风吹过时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一切让诗人感到幽深而不耐烦,他振衣起身,在寂静中漫步。水底清澈可见,金沙银砾被覆盖,水中的鱼鳞和鸭毛各呈紫碧之色,显得格外怜悯。
诗人吟咏秋水之美,心中渺然忘却了世间的损益。秋水如影随形,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呼应,清浊与心迹交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透露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在岁暮之时,诗人回忆起往昔在东山余宿的情景。
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交融的诗作。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旭日在船窗,睡起喜欲旋。
推篷望诸山,山山如曳练。
我来政及时,千林开已遍。
花亦爱客来,天应为花眷。
先教雨洗妆,复遣晴开面。
幽寻足未试,一览目先眩。
商量花近远,次第游方便。
庶作十日留,荅此花缱绻。
去年桂花时,对花怀吾友。
今年见花发,所思人在否。
虚亭敞萧瑟,秋气变林薮。
清旸喜连朝,风物况重九。
西湖前月中,花枝已盈手。
江乡花发迟,归客幸不后。
前月赏花人,今朝复何有。
悲来不成欢,负此盈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