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瓠》
《瓠》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瓠实向秋侵,呺然繫夕林。

不材留苦叶,槁死亦甘心。

偶伴嘉蔬植,还依旧圃寻。

削瓜输上俎,剥枣逊清斟。

卫女河梁迥,泾师野渡深。

未须惊五石,应信直千金。

作器疑无用,随流谅不沈。

试充君子佩,聊比国风吟。

(0)
鉴赏

此诗《瓠》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以瓠为题,寓意深远。

首联“瓠实向秋侵,呺然繫夕林”描绘了瓠实成熟,逐渐侵入秋季,挂在傍晚的树林中,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瓠的生长与季节变换的关系。

颔联“不材留苦叶,槁死亦甘心”表达了瓠即使不被视作有用之材,也愿意留下苦涩的叶子,直至枯死也甘之如饴,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命运的接受态度。

颈联“偶伴嘉蔬植,还依旧圃寻”写出了瓠与佳蔬相伴,回归熟悉的园地,象征着归隐或坚守本心的生活态度。

尾联“削瓜输上俎,剥枣逊清斟”通过将瓠与瓜、枣与酒的对比,展现了瓠的谦逊与低调,即使被用于祭祀或宴席,也甘愿退居次席。

接下来的几联“卫女河梁迥,泾师野渡深”运用典故,通过卫女与泾师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瓠的寓意,暗示其虽身处逆境,却能保持高洁与坚韧。

“未须惊五石,应信直千金”则表达了对瓠的品质的肯定,即便外界对其价值有所质疑,也应坚信其内在的价值。

最后,“作器疑无用,随流谅不沈”指出瓠虽可能被视为无用之物,但随波逐流也能安然自处,暗含了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

“试充君子佩,聊比国风吟”则以瓠自比君子,表达出诗人希望自己如同瓠一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高尚的品德,吟唱出符合国家风范的诗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瓠这一常见植物的描绘,寓言了坚韧、谦逊、坚守本心、淡泊名利等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少玄奉国蒙恩推摄国事诗以贺之

洪都朱邸郁摩天,同姓诸侯未乏贤。

帝欲绍封齐孝后,人传摄国鲁侯年。

长沙不少回旋袖,子建何烦自试篇。

最好豫游銮玉地,可应歌舞但如前。

(0)

与元驭宗伯家驭及吾弟敬美二学宪陪杨大宗伯月夜沿流泊西墅作

娄子城头生暮烟,坐深争爱月娟娟。

兰桡信水知何处,蜡屐穿林亦偶然。

但语襟期俱有素,即谈朝市不妨玄。

机忘已信眠鸥熟,绶解那劳醉尉怜。

(0)

吴明卿大参挟方山人仲美王太学行父以三月三日访我弇园与家弟敬美曹子念骐儿小集分韵得林字

□□风流可重寻,足音欢剧泪沾襟。

不教剡渚成归易,为感南皮旧侠深。

度曲遏云千树响,回桡弄水百花阴。

兰亭故是吾家禊,名数依稀更竹林。

(0)

李太史本宁督学关西以得与于鳞后先自喜责诗为赠·其一

玺书今旦出承明,仙掌莲花色自惊。

三辅豪贤俱北面,一时词赋更西京。

黄河直泻昆仑派,白雪遥飞郢里声。

倘问受经诸弟子,可能无让济南生。

(0)

故人周士昌以宗伯董公书来视余值方倦奕乞一诗而归

机心老欲尽,对客厌围棋。

汝挟孤山授,唯容太傅知。

春堤几两屐,秋省一篇诗。

便是饶归计,从人笑数奇。

(0)

送陈博士擢贰汀府

可知丁字水,能迓使君船。

案牍成风手,功名半刺年。

庭饶书带草,阁长广文毡。

识得弦歌意,新蒲不作鞭。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