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明卿大参挟方山人仲美王太学行父以三月三日访我弇园与家弟敬美曹子念骐儿小集分韵得林字》
《吴明卿大参挟方山人仲美王太学行父以三月三日访我弇园与家弟敬美曹子念骐儿小集分韵得林字》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风流可重寻,足音欢剧泪沾襟。

不教剡渚成归易,为感南皮旧侠深。

度曲遏云千树响,回桡弄水百花阴。

兰亭故是吾家禊,名数依稀更竹林。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题为《吴明卿大参挟方山人仲美王太学行父以三月三日访我弇园与家弟敬美曹子念骐儿小集分韵得林字》。诗中描绘了友人相聚于弇园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自然之美的融合。

首联“□□风流可重寻,足音欢剧泪沾襟。”开篇即以“风流”二字点出聚会的雅致与风趣,同时通过“足音欢剧”描绘了友人们欢聚一堂时的热闹场面,而“泪沾襟”则巧妙地表达了在欢愉之余,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颔联“不教剡渚成归易,为感南皮旧侠深。”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将相聚的地点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暗示了这次聚会不仅仅是简单的相聚,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过往英雄豪杰的追忆。

颈联“度曲遏云千树响,回桡弄水百花阴。”转而描写自然景色与音乐之美,通过“度曲遏云”形象地展现了音乐的美妙与震撼力,“千树响”则强调了音乐的广泛传播与影响。“回桡弄水”则描绘了划船戏水的悠闲场景,而“百花阴”则渲染了春日的生机与色彩,两者结合,营造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尾联“兰亭故是吾家禊,名数依稀更竹林。”以兰亭禊事为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与追忆,同时也暗示了此次聚会虽非兰亭之盛,但同样充满文采与雅趣。最后“名数依稀更竹林”则以竹林隐喻,象征着聚会虽短暂,但留下的记忆却如同竹林般长久而清幽。

整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自然风光以及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庆春时·其一

倚天楼殿,升平风月,彩仗春移。

鸾丝凤竹,长生调里,迎得翠舆归。

雕鞍游罢,何处还有心期。

浓熏翠被,深停画烛,人约月西时。

(0)

上林春慢·其二

伊洛清波,嵩山秀色,共与皇家为瑞。

挺生异质,亲逢盛旦,簪缨旧传家世。

雁炉烟里,罩一段、照人清气。

灿金章、映紫绶,自是真官标致。把朝廷缙绅屈指。

有谁人似得,多才多艺。

片言悟主,封侯赐璧,君王自为知己。暂来卧治。

况廊庙、正多虚位。看登庸,辅圣主、万年康济。

(0)

惜分飞·其二代别

消暑楼前双溪市。尽住水晶宫里。人共荷花丽。

更无一点尘埃气。不会史君匆匆至。

又作匆匆去计。谁解连红袂。大家都把兰舟系。

(0)

宿永康

路有三千里,春容若水浓。

浅塘饥鹭下,晴霭市烟冲。

孤望生遥思,频过记昔踪。

宿程知近县,闻打发灯钟。

(0)

新亭

溪流汤汤,山容林林。公行于亭,鼓瑟鼓琴。

山禽聒聒,溪石崒崒。公休于亭,左经右律。

山有佳木,侯薪侯蒸。寻尺之木,厦屋之楹。

渒彼容苀舠,蒸徒以顾。屹尔中流,恢我王度。

公无恋斯,民无去思。百里之闿,千里之畿。

(0)

含笑花

瓜香浓欲烂,莲莟碧初匀。

含笑知何处,低头似愧人。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