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在高旷,翻遭俗耳惊。
千崖集秋气,万木奏商声。
歌有楚骚逸,言如晋代清。
谅因发幽滞,天籁自孤鸣。
寄托在高旷,翻遭俗耳惊。
千崖集秋气,万木奏商声。
歌有楚骚逸,言如晋代清。
谅因发幽滞,天籁自孤鸣。
这首诗描绘了蝉在高处吟唱的情景,虽被世俗之人所惊异,却展现了其在秋日山川间的独特魅力。诗人以蝉的歌声为引,联想到楚辞的飘逸与晋代文风的清雅,巧妙地将自然之音与人文精神相融合。通过“发幽滞”这一表述,诗人表达了对蝉鸣中蕴含的深邃情感和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蝉鸣如同天籁般独立而响亮,不为外界所扰,自成一格。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紫皇高宴萧台,双成戏击琼包碎。
何人为把,银河水剪,甲兵都洗。
玉样乾坤,八荒同色,了无尘翳。
喜冰销太液,暖融鳷鹊,端门晓、班初退。
圣主忧民深意。转鸿钧、满天和气。
太平有象,三宫二圣,万年千岁。
双玉杯深,五云楼迥,不妨频醉。
细看来、不是飞花,片片是、丰年瑞。
过为世希氏,史牒鲜著名。
孰谓吾之邦,有以至孝称。
想其事双亲,诚恪通神明。
身后一抔土,世犹不敢轻。
乐公诚乐善,记名誓遗氓。
偶读灵禽碑,得之嘉不胜。
吾邦有盛德,岂宜久沉冥。
恨不访遗冢,下拜涕泣零。
又恨失名字,无以附汗青。
自伤无赢赀,傍建旌孝亭。
当使孝者见,事亲坚其诚。
且令顽悖儿,内愧面颊赪。
因兹或改行,为国省繁刑。
徒将拙言句,颂咏播芳馨。
蒿茨莫浪剪,牛羊勿妄登。
过者宜下马,呵护烦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