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每爱读豳诗,稼事艰难亦粗知。
水冻未闻秧布野,年饥且喜麦生岐。
坐间白叟真堪贵,眼底朱衣总是痴。
趁刺画船呼客语,春风已满劝农旗。
使君每爱读豳诗,稼事艰难亦粗知。
水冻未闻秧布野,年饥且喜麦生岐。
坐间白叟真堪贵,眼底朱衣总是痴。
趁刺画船呼客语,春风已满劝农旗。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对读豳诗的喜爱以及他对农业劳动艰辛的感知。开篇即写“使君每爱读豳诗,稼事艰难亦粗知”,表明官员虽未亲身耕耘,但也略知农事之不易。
接着,“水冻未闻秧布野,年饥且喜麦生岐”写出了农民在严寒中依旧劳作的景象,以及对麦子能够成长的喜悦。这里“水冻”指的是冬天的河水结冰,表明时节之冷,“秧布野”则是春播的秧苗开始生长,“年饥”说明当年粮食不足,而“麦生岐”则表示尽管如此,麦子依然能够在凸起的小土堆上生长。
诗中“坐间白叟真堪贵,眼底朱衣总是痴”一句,写的是官员身边有老人陪伴,且对穿着红色衣服的美好事物始终保持着一种痴迷。这里“白叟”指的是头发变白的老人,“坐间”则意味着这些老者常在其身旁,“朱衣”多指贵族或官员的服饰。
最后两句“趁刺画船呼客语,春风已满劝农旗”,描绘了官员乘坐华丽装饰的船只,呼唤着过往行人,并在春风中鼓励农民努力耕作。这里“趁刺”指的是船上精美的刺绣图案,“画船”则是经过装饰的船舟,“呼客语”表现了官员对过路人的邀请与交流,“劝农旗”则象征着鼓励农业生产的信号。
整首诗通过官员视角,展现了一幅春日里既有自然美景又有劳动艰辛的人间画卷,同时也表现了官方对于农业生产的关注和鼓励。
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最堪避暑。
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
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遥想山寺古。
看倒影金轮,溯光朱户。瞑烟带树。
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
漫凝伫。步长桥、月明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