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好,桃坞丽人行。
碧玉钗横围步障,缕金裙绣走霞城。忙杀柳中莺。
春日好,桃坞丽人行。
碧玉钗横围步障,缕金裙绣走霞城。忙杀柳中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桃坞中的生动画面。"春日好"开篇点题,赞美了春天的美好。接着,“桃坞丽人行”描绘了女子在桃花盛开的桃林中漫步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碧玉钗横围步障”,女子头戴碧玉钗,步障是古代妇女出行时用来遮挡视线的帘幕,这里比喻女子的仪态端庄,行动优雅。这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高雅。
“缕金裙绣走霞城”,女子穿着绣有金线的裙子,在霞光映照的城市中行走,金线的裙子在阳光下闪烁,如同霞光一般绚烂,进一步烘托出女子的华贵与美丽。
“忙杀柳中莺”,最后以“柳中莺”的忙碌来反衬女子的从容与优雅,莺鸟在柳树间飞舞,似乎都被女子的美丽所吸引,忙碌着寻找最佳视角欣赏她。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描绘了春日桃坞中女子的美丽形象,展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然美景和女性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壬戌之秋,七夕既望,苏子泛舟。
正赤壁风清,举杯属客,东山月上,遗世乘流。
桂棹叩舷,洞箫倚和,何事呜呜怨泣幽。
悄危坐,抚苍苍东望,渺渺荆州。客云天地蜉蝣。
记千里舳舻旗帜浮。
叹孟德周郎,英雄安在,武昌夏口,山水相缪。
客亦知夫,盈虚如彼,山月江风有尽不。
喜更酌,任东方既白,与子遨游。
正丹翁初度。对花满江城,晓莺欲语。崆峒在何处。
渐雨过农郊,劝耕问路。州人争觑。
问坡老、重来是否。
把看灯、传说风流,八境尽图新句。如许。
老子文章,挥毫立马,脱靴嫌污。太平易作。
听父老,歌襦裤。愿使君小住,五风十雨。
重见一粰三黍。又天边、飞诏殷勤,说相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