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沁园春·其一》
《沁园春·其一》全文
宋 / 刘将孙   形式: 词  词牌: 沁园春

壬戌之秋,七夕既望,苏子泛舟。

正赤壁风清,举杯属客,东山月上,遗世乘流。

桂棹叩舷,洞箫倚和,何事呜呜怨泣幽。

悄危坐,抚苍苍东望,渺渺荆州。客云天地蜉蝣。

记千里舳舻旗帜浮。

叹孟德周郎,英雄安在,武昌夏口,山水相缪。

客亦知夫,盈虚如彼,山月江风有尽不。

喜更酌,任东方既白,与子遨游。

(0)
翻译
壬戌年的秋天,七夕节后的夜晚,苏轼划船出游。
正值赤壁江面风清,举杯向客人敬酒,东山上的月亮升起,仿佛超脱尘世随波逐流。
用桂木做的桨轻敲船舷,洞箫声应和,为何发出低沉的哀鸣?
他静静地坐着,遥望苍茫的东方,思绪飘向遥远的荆州。如同天地间短暂的蜉蝣。
想起那千里江面上,船只众多,旗帜飘扬的壮观景象。
感叹曹操和周瑜这样的英雄,如今何处?武昌和夏口,山水相连,往事如梦。
你可知道,世间万物盛衰无常,就像山月江风,总有尽头。
于是我们再饮一杯,任由东方渐白,与你一同畅游这无尽的江天之间。
注释
壬戌:干支纪年法中的壬戌年。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又称乞巧节。
既望:农历每月十五的前一天。
苏子:苏轼的自号。
赤壁:长江边的古战场,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役地点。
孟德:曹操的字。
周郎:周瑜,孙权的重要将领。
盈虚:指事物的盛衰变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怀念英雄的意境。壬戌之秋,时间背景设定在一个秋天,而七夕节指的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牛郎织女相会之日。苏子泛舟,可能是借用东坡苏轼的名字,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随遇的心境。

正赤壁风清,举杯属客,这里的“赤壁”指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地点,而今朝已变成一个美丽的景点。诗人似乎是在这个地方与朋友举杯畅饮,同时也是一种对历史英雄的怀念。

东山月上,遗世乘流,是一种超脱的心境,把握住了月亮,就像要把握住时间一样,遗世独立,不受尘俗羁绊。桂棹叩舷、洞箫倚和,则描写了一种安静的夜晚场景,船只靠岸,桂树枝头轻敲船身,洞箫(一种古代乐器)伴随着月光和风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何事呜呜怨泣幽,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了感慨,或许是对过往英雄事迹的回忆,或是对现实不满的哀叹。悄危坐,抚苍苍东望,这里“悄”字用得好,表达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忧虑的情感。诗人坐在船上,面向东方,眼前是连绵不绝的苍苔和远方的山水。

渺渺荆州,是对当时荆州(今湖北襄阳)景致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茫茫。客云天地蜉蝣,记千里舳舻旗帜浮,这里的“蜉蝣”比喻微小,而“千里舳舻”则是对远方征战场景的描绘。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事迹的怀念和自我的渺小感。

叹孟德周郎,英雄安在,武昌夏口,山水相缪,是直接提及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曹操(字孟德)和周瑜。诗人似乎在追忆他们的英勇事迹,同时也对现实中的英雄何在表示怀念。武昌夏口是古代地名,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附近,这里山水交织,是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观。

客亦知夫,盈虚如彼,山月江风有尽不。喜更酌,任东方既白,意味着诗人与朋友都明白世事无常,像山月和江风一样,有始无终,永远不会结束。因此,诗人提议再次举杯畅饮,享受眼前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致的描写和历史英雄的怀念,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中的不满和对于英雄事迹的无限赞扬。

作者介绍

刘将孙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栗里华阳窝辞.栗里香及香炉

竹䶉食叶,切勿食根。尔首衔蝉,我心骐驎。

在我窝兮不可嫚,枫樟为谋石为炭,卯钟午鱼可以换。

(0)

栗里华阳窝辞.鹿皮巾葛巾

斓斓兮斑斑,毋落落兮其间。

苍茸黄精之本兮,秋风杳生后而生前。

山葛兮山巾,勿问山中兮君其问诸水滨。

瀼瀼兮秋露漙,萧萧兮秋风生。

净居永福兮,胡可得为孤山之寒人。

荷荷兮已矣,胶胶兮何耶。

去复来兮,愿采茅山之药花。

(0)

集秦国文恭公句寿胡正仲四首·其三

君在东南第一流,绿绨膺检出神州。

举头试作长安望,昨夜灵槎近斗牛。

(0)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其五

暖雾昏云养麦天,春风引绿去绵绵。

种成百万军民饱,忠孝心头一寸田。

(0)

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其一

祖予尚闭户,景文当入山。

未能黄绮外,姑在尚彭间。

眼到风尘暗,头依树石斑。

曹溪有正路,飞倦要知还。

(0)

秋兴

有愿投金粟,无情上玉除。

吾甘披短褐,君自曳长裾。

浥浥云生屋,涓涓水到渠。

十难三四好,八九在閒居。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