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云窗黑如漆,一纸家书灯下笔。
不知昨夜秋浅深,五更枕前啼蟋蟀。
月落云窗黑如漆,一纸家书灯下笔。
不知昨夜秋浅深,五更枕前啼蟋蟀。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中的一幅静谧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夜晚景色的敏感与感悟。首句“月落云窗黑如漆”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夜色的深沉与寂静,月光隐去,云遮住了窗户,四周一片漆黑,营造出一种幽暗而神秘的氛围。接着,“一纸家书灯下笔”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物活动,诗人独自在昏黄的灯光下书写着一封家书,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不知昨夜秋浅深”一句,巧妙地将读者的注意力从眼前的景象转移到了时间的流逝上,引发人们对季节变换的思考。秋天的深浅,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深浅,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最后,“五更枕前啼蟋蟀”以生动的听觉形象收尾,五更时分,窗外传来蟋蟀的鸣叫声,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或许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许是对自己命运的忧虑,抑或是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情感的深刻体悟,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飞棹参差拂早梅,强欺寒色尚低徊。
风怜薄媚留香与,月会深情借艳开。
梁殿得非萧帝瑞,齐宫应是玉儿媒。
不知谢客离肠醒,临水应添万恨来。
忽辞明主事真君,直取姜巴路入云。
龙篆拜时轻诰命,霓襟披后小玄纁。
峰前北帝三元会,石上东卿九锡文。
应笑世间名利火,等闲灵府剩先焚。
缅惟汉宣帝,初谓皇曾孙。
虽在襁褓中,亦遭巫蛊冤。
至哉丙廷尉,感激义弥敦。
驰逐莲勺道,出入诸陵门。
一朝风云会,竟登天位尊。
握符升宝历,负扆御华轩。
赫奕文物备,葳蕤休瑞繁。
卒为中兴主,垂名于后昆。
雄图奄已谢,馀址空复存。
昔为乐游苑,今为狐兔园。
朝见牧竖集,夕闻栖鸟喧。
萧条灞亭岸,寂寞杜陵原。
羃䍥野烟起,苍茫岚气昏。
二曜屡回薄,四时更凉温。
天道尚如此,人理安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