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行尽到松关,分付双松为把门。
若放俗人来一个,罚渠老瓦十分盆。
竹林行尽到松关,分付双松为把门。
若放俗人来一个,罚渠老瓦十分盆。
这是一首描绘山林景致并寓含哲理的诗句,出自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杨万里的笔下。诗人以其特有的清新自然之风,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幽深的竹林世界。
“竹林行尽到松关”,这里的“竹林”与“松关”构成了空间上的对比,竹林象征着温柔和生命力,而“松关”则显得坚韧而古老。这一行诗设置了整个意境,为读者描绘出一个从密布的竹林中走出来,面对高峻的松木之门的情景。
“分付双松为把门”,这句话中的“双松”被赋予了守护者的角色,它们如同忠实的守门人,把守着这个山林世界。这里的“把门”不仅是物理上的阻隔,更有象征意义,寓意着对内在精神世界的保护和选择性地开放。
“若放俗人来一个,罚渠老瓦十分盆”,这两句诗则展现了作者对于外界俗世的人事保持一定距离甚至排斥的情感。“罚渠老”通常被解读为对守门人的惩罚,而“瓦十分盆”则是具体的惩罚方式,这里可能隐喻着对打扰者以严苛之法相待。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于世俗纷扰的排斥和个人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林图景,更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纯粹自然界的深刻向往。
本为东方生,避世不避喧。
仍慕管夷吾,畏事复畏言。
外物不可期,高风难重论。
我辞金马门,君来西掖垣。
淮濒一相见,握手双泪痕。
矜我鬓雪多,岁月何崩奔。
默然念既往,所遇皆笼樊。
恨不值羽人,拂衣入桃源。
腰间银青绶,车上朱两轓。
专城自不恶,相思徒种萱。
人言植物中,唯竹类有德。
虚心道所存,外劲礼自饰。
风霜不改阴,一何金玉色。
丘泽无变根,还如古人直。
繁花岂无实,所待鹓鸾食。
卑枝亦可栖,不许鸱鸢息。
为君裁管籥,于此谐金石。
为君度短长,于此齐寻尺。
济川倚巨楫,扶老杖轻策。
大厦莞簟安,射侯弓矢力。
乃知天材美,固待君子识。
饱闻昆崙秀,盛说潇湘碧。
岂曰生不迁,念当厚封植。
惟君傲声利,心远地更僻。
择交独此君,开径如三益。
清风共忘言,明月为莫逆。
还当扫尘榻,会待遗名客。
五岳穷云霓,沧海不可游。
玉台焜朝日,珠华媚飞虬。
飘飖群仙子,来往何其稠。
咫尺视千里,俯仰移九秋。
潮波有时起,势若空中浮。
禺彊受帝命,巨鳌举其头。
迩来百万祀,无复迁播忧。
龙伯何为者,修干曳长钩。
不知意谁憾,似与鳌为仇。
六鳞既潜举,二山忽飘流。
众真失其常,荡析不自谋。
孰云飞升乐,奔迫良可愁。
盈虚诚难必,藏壑有亡舟。
至人纵大观,夷险固悠悠。
如闻帝凭怒,侵减龙伯俦。
且欲招群仙,复还故时丘。
勉哉凌云迹,永谢北极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