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流迈,行已及素秋。
蟋蟀吟堂前,惆怅使侬愁。
岁月如流迈,行已及素秋。
蟋蟀吟堂前,惆怅使侬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子夜变歌三首(其三)》。在这短暂的四句话中,诗人通过对岁月流逝和蟋蟀鸣叫的声音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惆怅与愁绪。
“岁月如流迈”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行已及素秋"则进一步描绘出季节更替,时间流转的景象。这里的“素秋”指的是初秋,天气开始转凉,给人的感觉是清爽而又带有一丝凉意。
蟋蟀吟唱在堂前,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化。蟋蟀的叫声往往被古代文人用来比喻孤独、寂寞或是哀伤的情绪。在这里,诗人的心境通过蟋蟀的鸣叫得到了传达。
最后,“惆怅使侬愁”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惆怅"是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包含着对过去的怀念、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迷茫等多重情绪。"使侬愁"则强调了这种情感是由蟋蟀的鸣叫所引起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波动。
君不见秦王一旅定两京,武功文德致太平。
晚年却爱兰亭字,收拾茧纸归昭陵。
前朝淳化号极治,典章文物焕日星。
遗书购求到笔帖,秘府昼静闻登登。
铜驼翁仲两荆棘,况此烂石何足凭。
当时巳愧千载后,影外之影聊相仍。
即今见此遂希世,古意虽远犹典型。
文章于道固小技,而况字画纪姓名。
痴儿传观竞彷佛,至有呕血求其精。
残编断简无足论,此事自关时废兴。
愿君持此待善价,他年不厌家鸡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