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僧字》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僧字》全文
元 / 丘民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上方郁嵯峨,遥睇青云层。

馀霏不成霭,朝阳射觚棱。

双湖镜光彻,凉飙涤烦蒸。

轻裳欲飘飖,短发仍鬅鬙。

纵观极夷旷,颇觉秋气澄。

载瞻雷音堂,招摇肃高僧。

英英竹坞云,耿耿萝龛灯。

氍毹天花满,炉香夕烟凝。

散坐百虑息,幽怀讵能胜。

涧泉煮芹葵,山盘罗芡菱。

伊余风姿美,歌游厕宾朋。

世事良可叹,有酒当如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季的一次寺庙之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之美。首句“上方郁嵯峨,遥睇青云层”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接着,“馀霏不成霭,朝阳射觚棱”则通过晨光的照射,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

“双湖镜光彻,凉飙涤烦蒸”两句,将目光转向湖泊,湖面如同明镜般清澈,微风吹过,不仅带来了凉爽,也洗涤了心中的烦躁。接下来,“轻裳欲飘飖,短发仍鬅鬙”描绘了作者轻装简行,短发随风飘动的形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纵观极夷旷,颇觉秋气澄”表达了作者站在广阔的天地间,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纯净。随后,“载瞻雷音堂,招摇肃高僧”引出了对寺庙的探访,通过“英英竹坞云,耿耿萝龛灯”描绘了寺庙内清幽的环境,以及灯火映照下的禅意。

“氍毹天花满,炉香夕烟凝”进一步渲染了寺庙内的静谧与庄严,天花满布,炉香袅袅,夕烟凝聚,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最后,“散坐百虑息,幽怀讵能胜”表达了诗人在此地心灵得到了平静,所有的忧虑都随之消散。

“涧泉煮芹葵,山盘罗芡菱”则以自然界的生动场景,如山涧的泉水煮着芹菜和葵花,山间的盘餐罗列着芡实和菱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伊余风姿美,歌游厕宾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风度翩翩的自许,以及与朋友一同欢歌畅游的情景。“世事良可叹,有酒当如渑”则以酒为喻,感叹世事的复杂与无奈,但同时也表达了在困境中寻求慰藉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的感慨与无奈。

作者介绍

丘民
朝代:元

猜你喜欢

贺新郎·其二清浪轩送春

碧浪摇春渚。浸虚檐、蒲萄滉漾,翠绡掀舞。

委曲经过台下路,载取落花东去。

问花亦、漂流良苦。

花不能言应有恨,恨十分、都被春风误。

同此恨,有飞絮。人生聚散元无据。

尽凭阑、一尊相对,苹州春暮。

嫉色冲冲空怅望,泪尽世间儿女。

君不见、千金求赋。

飞燕婕妤今何在,看黏云、江影伤千古。

流不去,断魂处。

(0)

中秋黄池舟中独酌五首·其五

一年十二月华圆,何事今宵到处看。

春夏暖时无底白,雪霜凝处不胜寒。

酒肠缓放金樽倒,诗兴何妨玉漏残。

莫学时人贪酩酊,清光未澈已阑单。

(0)

挽黄循斋·其一

桂剩炉峰月,香飘字水春。

姓名天下客,抱负洛中人。

膴仕方三纪,徂年未六旬。

循斋馀售用,何必叹穷民。

(0)

江干览镜

千重滩浅身曾过,万顷湖深也去来。

平地雪中萧店宿,掀天浪里片帆开。

干戈鼎沸舟还失,炎暑甑蒸师正灾。

小艇随人偷入峡,笑开菱匣亦顽哉。

(0)

再和陈提举喜雨·其二

十万农租要纳王,望霓虽切雨何方。

桑林敬体皇心祷,云汉终歌国祚昌。

坐使里闾消叹息,幻成境界得清凉。

欲知千里人情共,盈袖新诗已可装。

(0)

艘人误同行钱文作诗解之·其一

胯下当年甚可羞,身藏宝剑岂无谋。

暂时俯首依人去,赢取堂堂万户侯。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