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伫立》
《伫立》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伫立松根久,秋风吹敝衣。

回望万山合,山高身愈微。

茕茕百岁人,寒暑恒相违。

嗒然忘形骸,万里如初归。

廓落匪宇宙,目前徒清机。

视听还寻常,色响仍昔时。

沙静归鸿晚,溪深落叶迟。

白云终何来,明月寒更辉。

一滴鼓洪溟,古是今谁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站立在松树根旁,面对着秋风和群山的景象,展现了深沉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伫立松根久”,描绘了诗人的孤独身影,长时间地站在松树根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秋风吹敝衣”一句,不仅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外界环境的交融。

“回望万山合,山高身愈微”两句,通过对比山的高度与人的渺小,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个体存在意义的思考。山峦连绵,仿佛与天相接,而人在其中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但正是这种对比,激发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

“茕茕百岁人,寒暑恒相违”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将个体生命置于时间的长河中,强调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然而,尽管时光流转,四季更替,人们依然在其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位置与意义。

“嗒然忘形骸,万里如初归”则表达了诗人超越物质束缚,心灵回归自然的境界。在宁静与和谐中,仿佛与世界万物融为一体,忘记了自我,找到了最初的归属感。

“廓落匪宇宙,目前徒清机”两句,或许是在探讨宇宙与个体的关系,指出宇宙的广阔与复杂,并非仅仅局限于物质世界,而是包含了更为深远的精神层面。当前的思考与行动,应当基于对宇宙整体的理解与尊重。

“视听还寻常,色响仍昔时”则回到了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感知上,强调了自然界的稳定与不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四季更迭,自然规律依旧遵循其常。

“沙静归鸿晚,溪深落叶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归鸿(大雁)在黄昏时分缓缓飞行,溪水深处落叶缓缓飘落,这些细节都充满了诗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白云终何来,明月寒更辉”则以白云与明月为喻,探讨了事物的起源与永恒的主题。白云从何处来,又将去向何方?明月在寒冷的夜晚更加明亮,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有光明与希望的存在。

最后,“一滴鼓洪溟,古是今谁非”以一滴水击打大海的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无垠与历史的轮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文明,都在时间的洪流中不断变化,但总有不变的真理与永恒的价值。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时间和存在的深刻洞察,以及在自然和谐中寻找到的心灵慰藉与精神升华。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互成对诗·其一

天地心间静,日月眼中明。

麟凤千年贵,金银一代荣。

(0)

道林养性歌二首·其二

日食三个毒,不嚼而自消。

锦绣为五藏,身著粪扫袍。

(0)

失题

东上波流西上船,桃源未必有真仙。

干戈满目家何在,寂寞空山闻杜鹃。

(0)

慈会寺赠于悦海支二上人

九月盐官客思增,偶来萧寺得高僧。

寒潮满郭喧秋梵,老树当门照夜灯。

万顷鸥凫连海筏,千家烟雨散渔罾。

閒房一宿清如水,梦踏蓬莱第几层。

(0)

黄河

黄河天上水,混混赴沧洲。

九折含元气,双堤夹浊流。

高风南北异,落日古今愁。

何意惊涛险,连朝阻客舟。

(0)

天女散花辞

雪为肤白云发青,晚虹缥碧朝霞赪。

花花天界烂五色,世眼习惯无疑惊。

人间之花桃杏李,山梅水荷等平视。

如何爱惜逾格深,相对无愁但欢喜。

我尝欲剖此理疑,拙想所入非益非。

高穹不见凤皇舞,草根尝有胡蝶飞。

以蝶为雅凤皇俗,以凤为悟胡蝶痴。

问之凤蝶均不知,天女含笑支其颐。

垂袖一拂香忽迷,由香幻色花离奇。

瓣亦成朵跗亦枝,非天所造土所滋。

凤亦不得睹,蝶亦不得窥。

世亦不见开与落,何从欢喜何从悲?

我今再拜问天女,著手成春技如许,可识人间有风雨。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