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三个毒,不嚼而自消。
锦绣为五藏,身著粪扫袍。
日食三个毒,不嚼而自消。
锦绣为五藏,身著粪扫袍。
这首诗是孙思邈在隋末唐初时期所作的《道林养性歌二首》中的第二首。孙思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道士,他的作品往往融合了医学与道家养生的理念。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养生之道的理解。"日食三个毒,不嚼而自消",形象地说明了通过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避免有害物质对身体的伤害,甚至无需刻意咀嚼,这些“毒”便会被自然排除体外。这里,“毒”不仅指食物中的毒素,也暗含了对不良生活习惯的警醒。
接着,“锦绣为五藏”,意味着用美好的事物或良好的习惯来滋养内脏,暗示了精神与身体健康的相互关联。而“身著粪扫袍”,则是在强调保持身体清洁的重要性,即使穿着简朴,也要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身体的洁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传达了孙思邈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独到见解,即通过合理的饮食、积极的心态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达到身心俱健的状态。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生活指导,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溪边遵微径,林下陟荒级。
逢僧衣蓝缕,对面日曛黑。
堂空若无人,岩浅仅容席。
流传昔闻诗,求访今罔获。
尺浑孰愈千丈清,幽居何以争城倾。
翱翔蓬蒿岂不适,乃欲万里劳蜚鸣。
文章纵云有定价,瓦釜亦或能铿鍧。
知音固当属善听,我初未鼓一再行。
郑人之璞周死鼠,昧者自谓怀连城。
我于翰墨虽早嗜,四十五十今何情。
元无小异君孰取,矻矻便欲扬其名。
得非念我西南征,倦游久意思佣耕。
少年不饮老更醒,而众纷纷多绝缨。
属君勿用扬其名,臃肿拳曲能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