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会扬子,汹汹东南骛。
海门划前开,金山屹中据。
鼓钟食万指,金雘栖千柱。
夜庭游月波,晓观抟香雾。
天清猿鸟哀,风暗鱼龙怒。
云物横古今,涛波阅晨暮。
三州气色来,上下端倪露。
伟哉元气间,此胜知谁聚。
念昔憩精庐,登临辄忘去。
汲新试团月,饭素羹魁芋。
妙兴入芳藤,真境在芒屦。
别来景暑换,寤寐经从处。
忽蒙珠璧投,了与云峦遇。
幽光烱肝肺,爽气森庭户。
区中多滞念,方外饶奇趣。
寄语山阿人,泠然行复御。
江流会扬子,汹汹东南骛。
海门划前开,金山屹中据。
鼓钟食万指,金雘栖千柱。
夜庭游月波,晓观抟香雾。
天清猿鸟哀,风暗鱼龙怒。
云物横古今,涛波阅晨暮。
三州气色来,上下端倪露。
伟哉元气间,此胜知谁聚。
念昔憩精庐,登临辄忘去。
汲新试团月,饭素羹魁芋。
妙兴入芳藤,真境在芒屦。
别来景暑换,寤寐经从处。
忽蒙珠璧投,了与云峦遇。
幽光烱肝肺,爽气森庭户。
区中多滞念,方外饶奇趣。
寄语山阿人,泠然行复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和游金山》,描绘了长江与扬子江交汇处的壮丽景色以及金山寺的独特风貌。诗人通过描绘江水汹涌、海门开阔、金山耸立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雄浑气势。他进一步描述了寺内宏大壮观的建筑和僧侣们的日常生活,如鼓钟声声、香雾缭绕,以及夜晚月光下的宁静和早晨的繁忙。
诗人感慨于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以及时间的流转,金山寺见证了三州的气象变迁。他回忆起自己过去在此地的静心游历,品茗、素食,沉浸在自然与禅意之中,感到无比的愉悦。离开后,他对金山的美景仍念念不忘,当再次有机会重访时,更是被其深邃的幽光和清新的气息所打动,心灵得到了洗涤。
最后,诗人向山中的隐士发出邀请,希望他们也能感受到这种超脱尘世的奇妙乐趣,鼓励他们悠然自得地生活。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秦观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王子不可作,遗编重南金。
珊瑚逸海底,铁网劳行寻。
元宾奋高义,搜罗逮幽沈。
玉札聚缃帙,虹光耀词林。
玄经不覆瓿,侯芭名至今。
完此连城宝,重尔传灯心。
四海莽寥阔,谁应嗣知音。
昨日梧叶落,今日蘋花开。
秋光向人不相贷,客子感物令心哀。
三湘水阔高云凝,群峰雨馀游气澄。
岂无清欢待尔至,转恐欲别愁难胜。
我留绝域更谁依,君望家山只欲归。
若到襄阳骑马处,闺人应理旧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