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倚棹度江津,戴笠登楼景倍新。
雨过西山人望越,风回南浦雁归秦。
背城画角孤烟晚,近水芦花隔岸春。
俯仰一回思帝子,碧霄无际浪无尘。
拨云倚棹度江津,戴笠登楼景倍新。
雨过西山人望越,风回南浦雁归秦。
背城画角孤烟晚,近水芦花隔岸春。
俯仰一回思帝子,碧霄无际浪无尘。
这首诗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环境的壮丽与宁静之美。首联“拨云倚棹度江津,戴笠登楼景倍新”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乘舟渡江,拨开云雾,登楼远眺时所见景色的焕然一新。颔联“雨过西山人望越,风回南浦雁归秦”通过雨后西山的景象和南浦归雁,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意境。颈联“背城画角孤烟晚,近水芦花隔岸春”则将画面拉近,描绘了傍晚时分城角孤烟袅袅升起,近水边芦花随风摇曳,与对岸的春色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美。尾联“俯仰一回思帝子,碧霄无际浪无尘”以深沉的思考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帝子)的追忆,以及对广阔天地间纯净无尘境界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滕王阁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玉烛均调应改元,贤侯喜雪望尧天。
暗声撒竹高斋夜,瑞彩连云画戟前。
千里湖山成洞府,万家觞咏展宾筵。
应怜陋巷袁安卧,拥褐孤吟又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