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烟深孤雁哀,南枝憔悴北枝催。
从来春色应无住,空自撩人花绕台。
木落烟深孤雁哀,南枝憔悴北枝催。
从来春色应无住,空自撩人花绕台。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木叶凋零,烟雾弥漫的景象中,一只孤雁哀鸣的情景。"木落烟深孤雁哀",通过木叶的凋零和烟雾的深沉,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而孤雁的哀鸣则将这种情感推向了极致。
接着,“南枝憔悴北枝催”,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枝条以生命,南枝因秋风而憔悴,北枝却在催促着季节的更替。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紧迫感。
“从来春色应无住,空自撩人花绕台”则是对四季轮回、自然永恒的哲思。春色虽然短暂,但其生命力与美丽却永存于自然界之中,即使是在冬日的荒凉中,也能感受到春的气息。这里的“撩人”并非直接撩拨之意,而是指春色的美丽与生机激发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季节更替以及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我爱碧云寺,香山一脉连。
回峰成左障,隔壑据层巅。
古刹尘埃暗,山僧岁月延。
望中已久矣,到此实初焉。
助景因经始,施檀亦偶然。
照园辉佛日,梵网焕诸天。
是日新秋霁,静宜驻跸便。
试参山水秀,果占画图全。
衣履如沾润,林峦益逞妍。
一泓天半澈,百道涧边悬。
有句皆清绝,无心不静蠲。
徘徊瞻圣藻,俯仰忆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