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霏霏入夜连,如丝如雪复如烟。
农家水碓舂粳稻,园客□篱护菜田。
几阵秋声来枕畔,一番寒意到窗前。
淮南陡忆灾馀处,急雨凄风倍可怜。
淅淅霏霏入夜连,如丝如雪复如烟。
农家水碓舂粳稻,园客□篱护菜田。
几阵秋声来枕畔,一番寒意到窗前。
淮南陡忆灾馀处,急雨凄风倍可怜。
此诗描绘了夜晚细雨绵绵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温柔与冷寂。首句“淅淅霏霏入夜连”,以拟声词“淅淅”和“霏霏”生动地描绘了雨滴轻柔而连续的落下,仿佛与黑夜交织在一起。接着,“如丝如雪复如烟”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雨比作细丝、雪花和轻烟,形象地展示了雨的形态和质感。
接下来的两句“农家水碓舂粳稻,园客□篱护菜田”,转而描写雨中的农事活动。水碓是古代用来舂米的工具,在雨中依然忙碌着加工粳稻,体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园客则在雨中守护着菜田,保护作物免受雨水的侵袭,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
“几阵秋声来枕畔,一番寒意到窗前”两句,通过听觉和触觉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雨中的氛围。秋声是指秋天特有的声音,如落叶、虫鸣等,它们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仿佛直接传入人的耳畔。寒意则是通过触觉感受,描述了雨后空气的清凉和湿润,给人以深深的凉意。
最后,“淮南陡忆灾馀处,急雨凄风倍可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受灾地区的深切同情。淮南,这里泛指南方地区,诗人回忆起那里可能遭受的灾害,联想到灾民的苦难,表达了对他们的关心和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身处相对安定环境的庆幸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感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