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碧云寺,香山一脉连。
回峰成左障,隔壑据层巅。
古刹尘埃暗,山僧岁月延。
望中已久矣,到此实初焉。
助景因经始,施檀亦偶然。
照园辉佛日,梵网焕诸天。
是日新秋霁,静宜驻跸便。
试参山水秀,果占画图全。
衣履如沾润,林峦益逞妍。
一泓天半澈,百道涧边悬。
有句皆清绝,无心不静蠲。
徘徊瞻圣藻,俯仰忆尧年。
我爱碧云寺,香山一脉连。
回峰成左障,隔壑据层巅。
古刹尘埃暗,山僧岁月延。
望中已久矣,到此实初焉。
助景因经始,施檀亦偶然。
照园辉佛日,梵网焕诸天。
是日新秋霁,静宜驻跸便。
试参山水秀,果占画图全。
衣履如沾润,林峦益逞妍。
一泓天半澈,百道涧边悬。
有句皆清绝,无心不静蠲。
徘徊瞻圣藻,俯仰忆尧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造访碧云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宗教圣地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碧云寺周围山川的壮丽景色以及古刹的庄严氛围。
首联“我爱碧云寺,香山一脉连”开门见山,表达了诗人对碧云寺的喜爱之情,同时点明了其地理位置,位于香山山脉之中。接着,“回峰成左障,隔壑据层巅”描绘了山峰环绕、层峦叠嶂的壮观景象,形象地展示了碧云寺所在环境的雄伟与幽静。
颔联“古刹尘埃暗,山僧岁月延”则转向对寺庙本身的描写,通过“尘埃暗”暗示了古刹历经沧桑,岁月悠长,而“山僧”则象征着宁静与修行的生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寺庙的外在景象,也隐含了对僧侣生活状态的赞美。
颈联“望中已久矣,到此实初焉”表达了诗人对碧云寺的向往已久,而今终于得以亲临,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接下来的“助景因经始,施檀亦偶然”则提到了诗人为了欣赏美景而特意造访,同时也体现了佛教徒在修行过程中对物质世界的淡然态度。
尾联“照园辉佛日,梵网焕诸天”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以“佛日”和“梵网”象征佛教的光明与纯净,进一步强化了寺庙的神圣氛围。最后,“是日新秋霁,静宜驻跸便”描述了诗人在此时此刻感受到的宁静与祥和,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碧云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宗教的双重审美追求。
凤历开新,正微和乍转,丽景初晓。
五荚蓂舒,光映玉阶瑶草。在在东风语笑。
庆此日、虹流电绕。
鲸波静,翠涌鳌山,嵩呼声动云表。绛节霓旌缥缈。
望珠星灿烂,紫微深窈。琬液香浮,露湿蟠桃犹小。
叠叠仙韶九奏,知春到、人间多少。
蓬莱外,若木扶疏,万年枝上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