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探春令·其六》
《探春令·其六》全文
宋 / 赵长卿   形式: 词  词牌: 探春令

龟纱隔雾,绣帘钩月,那时曾见。

照影儿、觑了千回百转。素艳明于练。

柔肠堆满相思愿。更重看几遍。

是天然不用,施朱栊翠,羞损桃花面。

(0)
注释
龟纱:用龟甲制成的透明纱帘。
觑:注视,凝视。
练:白色的绸缎。
柔肠:形容女子的心肠柔软,这里指情感丰富。
相思愿:深深的思念之情。
施朱栊翠:涂上胭脂和翠色(古代女子化妆常用的颜色)。
羞损桃花面:连桃花的鲜艳都无法与之相比,形容女子之美。
翻译
隔着龟甲纱帘,朦胧如雾,绣帘上挂着弯月,那是我曾经见过的画面。
映照着身影,我凝视了千回百转。她的清雅之美胜过洁白的绸缎。
她的心中满载着深深的思念。我还要再看她几眼。
她的美丽是自然天成,无需涂抹胭脂翠色,连桃花都为之失色。
鉴赏

这首宋词《探春令·其六》是赵长卿所作,描绘了一幅如梦似幻的闺中景象。"龟纱隔雾"和"绣帘钩月",以朦胧的纱幕和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女子在这样的夜晚,对着镜子反复端详自己的影子,"照影儿、觑了千回百转",表达了她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

"素艳明于练",赞美她的素颜之美,比白练还要明亮,展现了她的纯洁与动人。"柔肠堆满相思愿",直接揭示了她内心的情感世界,满是对爱的期待和愿望。最后三句"更重看几遍,是天然不用,施朱栊翠,羞损桃花面",进一步强调她的自然美,无需过多装饰,连桃花都自愧不如,凸显了她的内在美胜过外在的华丽。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深陷相思之中的女子形象,展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赵长卿
朝代:宋   号:仙源居士   籍贯:江西南丰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猜你喜欢

送管元帅南征·其五寄省郎郭天锡

人道省郎好,簿书清昼閒。

惟公不自喜,忽尔要思还。

酒债西湖路,归心北固山。

閒愁且抛却,莫遣鬓毛斑。

(0)

凤凰台望祭进士郑复初录事

已矣郑录事,功名与愿违。

须翘如插戟,体弱不胜衣。

白日长江去,青山何处归。

崇台三酹酒,目断雁南飞。

(0)

寄省郎沙子丁

忆昔射策官明光,序列前后如雁行。

不才瘦马走州县,君已落笔中书堂。

巍巍中书开大府,宰相出入势如虎。

省郎夜直殿烛长,紫薇花间月当午。

有人此际犹未还,正与士卒夜守关。

风吹衣裳露被面,举目只是水与山。

嗟余同时异甘苦,何时逢君倾一语。

典衣为买小红舟,剪烛西窗听秋雨。

(0)

十二月乐辞十三首·其四四月

依微绿雨冥濛天,圆荷散水青莲钱。

晨阶步花空土涩,玉柱湿丝移蜀弦。

南风迟迟度帘额,树叶迎凉小秋色。

槐枝未晚噪蝉催,梦中蝴蝶空中飞。

(0)

稠桑道

悲台号长风,惊沙暗浊水。

枝股百道流,刮削两崖起。

南卧稠桑道,天阱二十里。

黄尘深没胫,游子心欲死。

读书性所乐,困阨苦违已。

何日息奔腾,秋堂富文史。

(0)

来鹤亭即席赋

草堂孤鹤驻樊笼,忽有鸾笙下碧空。

待唤羽衣相向舞,吕家园里看春风。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