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黄叔张》
《答黄叔张》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日君趋玉陛,抗疏肃邦刑。

便有荣褒衮,无劳涕伏青。

众流争靡靡,一柱独亭亭。

只恐追锋急,那容昼掩扃。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答黄叔张》,通过诗中描绘的场景与情感,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身职责的深刻理解。

首句“日君趋玉陛”,以“日君”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作为臣子对君王的忠诚与恭敬,每日都急切地前往朝廷,象征着对国家事务的热忱参与。“玉陛”则借指朝廷,体现了权力与庄严的象征。

“抗疏肃邦刑”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正直与刚毅。他敢于直言进谏,维护法律的尊严,表现出一种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精神风貌。

“便有荣褒衮,无劳涕伏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荣誉的淡泊态度和对官场的超然。即使得到君王的褒奖,他也并不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逊,没有因官位的提升而失去内心的平静。

“众流争靡靡,一柱独亭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众多随波逐流的官员与诗人自己进行对比,强调了诗人独立不倚、坚守原则的形象。这里的“一柱”象征着诗人坚定的立场和独特的品格。

“只恐追锋急,那容昼掩扃”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与期待。他担心自己可能因为迅速升迁而无法保持初心,同时也表达了对白天关闭门户的无奈,暗示了在官场中的复杂与不易。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朱熹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政治责任的深刻认识和对个人品格的坚守。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理想追求又不失现实考量的士人形象。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柳梢青.金泥

鹊噪檐牙,泥金字肃,先写宁家。

特为多情,人宜待月,宫近司花。

欢容微靥朝霞,怀袖里、沉吟看他。

杏雨蒲风,惹人萦系,最是宫纱。

(0)

鹊踏枝.雨舟纪梦

四围山色新安路。溪滑云深,唤起离人绪。

点点黄梅天上雨,五更湿尽相思树。

飘飖已作浮萍侣。角枕蓬窗,无计推愁去。

石上菖蒲长几许,梦回香阁逢端午。

(0)

玉楼春.苦雨旅怀

千山染就朦胧碧,杜宇惊人啼怨魄。

绿窗长日守芭蕉,帘额沈沈无燕入。

湿云底死连朝夕,不管相如犹倦客。

好将单枕画潇湘,梦到巫山■里隔。

(0)

疏影

荼蘼散雪。到此花谢后,春便消歇。

劫里昆池杨柳,依然柔条,定又堪折。

雕梁得似卢家否,有旧日、红襟能说。

道庾郎、遥赋江南,更为夕阳愁绝。

莫问长安近事,故人幸好在,珍重华发。

可奈花阴,蝶舞蜂喧,又是声声啼鴂。

悬知石老云荒后,尚未忘、照帘斜月。

怨塞鸿、空寄瑶函,不附半轮残玦。

(0)

采桑子.题逸兄补写五十三龄小像

江天寂寞留光焰,身后文章。眼底沧桑。

梦绕觚棱泪满裳。一襟萧洒官袍弛,人海深藏。

羽扇邀凉。惊见疑闻画省香。

(0)

绛都春.题软红蕉景,次韵

閒床寂静。恰人海逗留,风凉梧井。

离绪大难,秋月如圭牵情甚。邯郸谁借黄粱枕。

犹自问、蓬莱仙境。软红尘里,何人细写,者般真性。

清沁。诗人仲若,乍鹂吹听罢,倚栏高咏。

丽句藻词,无限温柔风人韵。如闻一曲婆娑引。

记历历、当年清景。与君留取新图,雪蕉照影。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