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龙,风从虎,大地谁言无寸土。
三阳肇处布新春,明明独露乾坤祖。
谁知毗耶老病翁,默尔忘言善谈吐。
不落四句彻三玄,还他一二三四五。
报尔栴檀林下人,应时纳祐还知否。
收来横骨暗中抽,放去随群作水牯。
云从龙,风从虎,大地谁言无寸土。
三阳肇处布新春,明明独露乾坤祖。
谁知毗耶老病翁,默尔忘言善谈吐。
不落四句彻三玄,还他一二三四五。
报尔栴檀林下人,应时纳祐还知否。
收来横骨暗中抽,放去随群作水牯。
这首诗以“云从龙,风从虎”开篇,运用了自然界的形象来比喻天地间万物的相互依存与互动,引出“大地谁言无寸土”的深意,强调了土地的宝贵与不可忽视。接下来,“三阳肇处布新春,明明独露乾坤祖”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起源与宇宙的真理。
“谁知毗耶老病翁,默尔忘言善谈吐”这一句通过描述一位老和尚的形象,表达了禅宗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思想,即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往往超越语言的表达,需要通过内心的体验和实践来领悟。
“不落四句彻三玄,还他一二三四五”则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即不拘泥于传统教条,深入理解宇宙的奥秘,回归最简单的道理。这里的“一二三四五”可能象征着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或生命的简单构成。
最后,“报尔栴檀林下人,应时纳祐还知否。收来横骨暗中抽,放去随群作水牯”表达了对修行者的教诲和期望,鼓励他们像栴檀树一样坚韧不拔,同时也要顺应自然,随缘而行。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禅宗的智慧,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真理与和谐。
平畴如绣错,远山俨翠障。
圆峰居其间,登览心神旷。
泠泠涧泉流,郁郁花木傍。
趋庭喜馀暇,有同南楼望。
五岭到此尽,岩疆独雄壮。
昔年分鸿沟,蛮触不敢抗。
留兹名胜区,气象显万状。
标高赤霞中,兴寄青云上。
天风浩浩来,海气相鼓荡。
东望蓬莱山,飘渺指所向。
神仙本虚无,不用乘槎访。
即事多所欣,如愿亦相偿。
即看广厦开,转瞬崇墉创。
讼庭落花閒,归来更酬唱。
丈无不称意,出门且浪游。
手提三尺剑,吐气淩沧州。
朝关复暮河,风尘满貂裘。
既抱卞和璞,更饭宁戚牛。
世情久颠倒,台隶半公侯。
四海谁知己,请与肉食谋。
宇内丛荆棘,抚心滋百忧。
悲为且饮酒,一饮每十瓯。
男儿志四方,肯作章句囚。
行乐须及早,时往难再留。
乘醉舞长剑,浩歌天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