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染就朦胧碧,杜宇惊人啼怨魄。
绿窗长日守芭蕉,帘额沈沈无燕入。
湿云底死连朝夕,不管相如犹倦客。
好将单枕画潇湘,梦到巫山■里隔。
千山染就朦胧碧,杜宇惊人啼怨魄。
绿窗长日守芭蕉,帘额沈沈无燕入。
湿云底死连朝夕,不管相如犹倦客。
好将单枕画潇湘,梦到巫山■里隔。
这首《玉楼春·苦雨旅怀》由清代诗人李雯所作,描绘了旅人面对连绵阴雨时的孤独与愁绪。
首句“千山染就朦胧碧”,以浓墨重彩描绘出雨后山色的朦胧之美,碧绿的山峦仿佛被一层轻纱覆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杜宇惊人啼怨魄”一句,借杜鹃鸟的哀鸣,象征着旅人的悲凉心境,其啼声凄厉,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绿窗长日守芭蕉,帘额沈沈无燕入。”描述了旅人在雨天中独守空房的情景,绿窗映衬着窗外的芭蕉叶,时间在寂静中流逝,燕子似乎也被这连日的阴雨所阻,无法飞入室内,更添了几分孤寂之感。
“湿云底死连朝夕,不管相如犹倦客。”进一步深化了旅人的疲惫与孤独。湿漉漉的云层仿佛永无止境地笼罩着天地,不顾旅人的疲惫与困顿,继续着它的存在。这里暗喻了旅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无助。
最后,“好将单枕画潇湘,梦到巫山■里隔。”表达了诗人渴望通过梦境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他希望能在梦中回到宁静的潇湘之地,哪怕只是片刻的安宁,也能暂时忘却现实中的烦恼与痛苦。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旅人在苦雨中的孤独、疲惫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喜见温公载相时,衷心如日鬓如丝。
谦辞高爵身称老,优免常朝帝曰私。
瞰鬼楼台无地起,质神章疏有天知。
酌量气化人瞻斗,平准安危国倚蓍。
富贵焜煌看玉带,功名登载托金彝。
超贤拔俊休遗力,扶植升平此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