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与天仙论等差,短长何止但词华。
谁人解屈将军手,为脱乌皮六缝靴。
欲与天仙论等差,短长何止但词华。
谁人解屈将军手,为脱乌皮六缝靴。
这首诗通过对比李白与天仙的地位,探讨了才华与身份之间的关系。诗人周紫芝以“欲与天仙论等差”开篇,表达了对李白才华的高度认可,认为李白的成就堪比天仙,不仅在文学上展现出卓越的才华,更在精神层面达到了与天仙相媲美的境界。接下来,“短长何止但词华”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李白的才华不仅仅体现在文字之美上,更在于他作品中蕴含的深邃思想和独特个性。
“谁人解屈将军手,为脱乌皮六缝靴”则运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将李白比作屈原这样的伟大诗人,并通过“脱乌皮六缝靴”的故事,暗示了李白在追求艺术真谛时所经历的艰难与执着。这里的“乌皮六缝靴”可能象征着李白在创作过程中面对的困境与挑战,而“脱”则寓意着他最终超越了这些束缚,达到了艺术上的自由与解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白形象的描绘,既赞美了他的文学成就,也揭示了他在艺术探索道路上的坚韧不拔和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双岩夹方流,知有至妙蕴。
山石发清晖,草木得馀润。
泉源皆宝气,樵牧骇潜蜃。
仙翁独危坐,华池养水性。
神泽温而栗,骨峭老益劲。
苔矶枕泓碧,时有鱼出听。
糜琼饭潺湲,冲淡意无朕。
余昔从君时,上堂拜姑嫜。
相携上祖冢,岁时持酒浆。
姑嫜相继没,马鬣不在乡。
共君瓯盂饭,清涕流襦裳。
君贫初赴官,有家不得将。
妾无应书儿,松槚自成行。
君别不复归,岁月何茫茫。
长安拥朱绶,执雁事侯王。
岂无一纸书,道路阻且长。
年年酹寒食,妾心良自伤。
君家旧巾栉,至今袭且藏。
谅君霜露心,白首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