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悲哉行》
《悲哉行》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古风  押[愿]韵

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

若非沧浪子,安得从所愿。

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

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

观其微灭时,精意莫能论。

百年不容息,是处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0)
注释
勿听:不要听。
白头吟:一般指哀怨的诗歌,也可指年老诗人的吟唱。
人间:世间,人间。
易忧怨:容易产生忧愁和怨恨。
若非:如果不是。
沧浪子:比喻行为放纵、不受拘束的人。
安得:怎能。
从所愿:随心所欲,实现愿望。
北上:向北走。
太行山:中国的一座山脉。
临风:面对着风。
阅吹万:观赏风吹动万木的景象,形容树木众多。
长云:连绵不断的云彩。
数千里:形容非常遥远的距离。
倏忽:一瞬间,很快。
还肤寸:回到很近的距离,形容云快速变化。
观其:观察它(们)的。
微灭时:细微消失的时候。
精意:深奥的意义或精髓。
莫能论:无法用言语表达。
百年:一生,比喻人的一生。
不容息:没有时间休息,形容时间紧迫。
是处:到处,处处。
生意蔓: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
始悟:开始领悟到。
海上人:生活在海边或象征远离尘嚣的人。
辞君:告别你,这里指告别世俗。
永飞遁:永远地逃离,比喻彻底隐居或超脱。
翻译
不要聆听那白头吟唱,世间容易充满忧伤和怨言。
除非是那放浪不羁之人,怎能随心所欲地生活。
向北攀登太行山脉,在风中观赏万千林木摇曳。
漫天的长云延绵数千里程,转瞬间又收缩回原状。
观察它们细微消逝的瞬间,其中奥妙难以言喻。
人生短暂来不及喘息,处处却依然勃勃生机。
终于领悟了海上的隐士,为何与世诀别远去高飞。
鉴赏

这首诗是王昌龄的《出塞》,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中的“勿听白头吟”起首警醒,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这个容易产生忧虑和怨恨的人世间,如果不是像沧浪子那样的人,就很难做到随心所欲。“北上太行山”写景,“临风阅吹万”则是诗人站在高处,对着大自然的呼啸风声进行深刻体验。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是对自然界变幻莫测的一种描绘,同时也是对生命无常和个人力量微小的感慨。

"观其微灭时,精意莫能论"表明了诗人面对大自然的变化时所表现出的心情复杂和语言的不足。"百年不容息,是处生意蔓"则是对生命短暂和人世间纷争不断的一种感悟。而最后两句“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在大海中自由生活的人的羡慕,以及自己想要摆脱尘世烦恼、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境。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金华北山纪游八首·其二草堂

迢迢上方界,水木翳清景。

山深不可留,日暮衣裳冷。

凄其怀昔游,百岁嗟俄顷。

(0)

和方韶父先生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七首·其三

栖迟怜系瓜,梦寐追飞蓬。

去去羊荆州,吴帆渺霜风。

(0)

马头山别陈狼牙·其二

满前貔虎换龙蛇,上谷文星傍建牙。

一出罗浮多少日,早将名姓播中华。

(0)

登塞上台,和幼海周山人韵

曾嗟雁唳越王台,何处分飞又北来!

游子几时归故里,年年秋影落空杯。

(0)

送邹隐君归洞庭

皓首相逢意气殊,谁知大雅在菰芦。

客星起色当东辅,碣石雄谈入太湖。

万顷烟消鸿影度,两山寒浸月华孤。

扁舟好逐鸱夷侣,能忆边庭岁易徂?

(0)

送学仙者入辽

令威一去几千载,瑶草萋萋华表闲。

不为采芝迟海外,还逢化鹤到人间。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