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塞上台,和幼海周山人韵》
《登塞上台,和幼海周山人韵》全文
明 / 戚继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曾嗟雁唳越王台,何处分飞又北来!

游子几时归故里,年年秋影落空杯。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的《登塞上台,和幼海周人韵》。诗中描绘了诗人站在边塞之上的感慨与思考。首句“曾嗟雁唳越王台”,以雁鸣唤起对历史往事的感叹,暗含着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怀念。接着,“何处分飞又北来!”一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无奈与感慨。诗人借雁的迁徙,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不定,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游子几时归故里?”这一问,直击人心,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关切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最后一句“年年秋影落空杯”,以酒杯中的秋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孤独。这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雁、游子、秋影等意象,巧妙地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戚继光

戚继光
朝代:明   字:元敬   号:南塘   籍贯:山东登州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猜你喜欢

蛾眉七绝百首·其十六

桃李阴成毛羽丰,画眉有笔泼如风。

马前露布堂堂草,北部烟花一扫空。

(0)

二月十一日未初生子菲

喁喁我娇妻,忽欲得所有。

晨出为人师,旰归学慈母。

或抚邻家儿,嗟赏不绝口。

或弄洋磁娃,摩挲不释手。

一朝月入怀,喜若获琼玖。

弗嫌心作酸,莫掩腹如阜。

绣襁早为计,瑰玮兢兢守。

日既逼大期,执教仍不苟。

晨出昃未归,惟见来女友。

告以赴医院,蚌珠待急剖。

闻之陡然惊,咄咄绕室走。

俄顷消息传,云已举一牡。

妇安婴亦肥,咸曰吉无咎。

入院探视之,惴惴觇螓首。

其颜虽失常,其身幸释负。

护士抱婴至,珍惜倍玩偶。

耳大鼻端直,生涡颊晕酒。

面目与两亲,相似十八九。

妻言此宁馨,君予我所受。

相爱果结晶,美秀无出右。

予为锡嘉名,复祝成长后。

兼备知仁勇,克享福禄寿。

具有一技长,济世垂不朽。

慎忽类乃翁,徒学杜陵叟。

拥鼻吟咿嗡,诗成但覆瓿。

(0)

旅菲杂咏二十八首·其十八

提琴吉塔日纷纷,艳曲情歌处处闻。

借部东方维也纳,作家谁似贝多芬。

(0)

半园戏咏十首·其一

盈盈十五月端然,底事嘉名不命全。

应是小姑犹独处,身如半璧未曾圆。

(0)

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其八

强吞弱肉理难论,风送蛟龙入海门。

投笔从戎犹未晚,问君何故忍人侵。

(0)

老友漱斋归自蜀川,以六十述怀二律见示,步韵答之,即希指政二首·其一

当年总角各成童,臭味相投水乳融。

愧我疏狂遭白眼,羡君腾达走青骢。

儒无腐气形殊俗,学到养时句自工。

失喜今朝归梓里,衔杯欢笑话离衷。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