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耻若禅人》
《寄耻若禅人》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虽依城郭亦山林,塔影河流足好吟。

况有异方新弟子,何劳重话祖师心。

(0)
鉴赏

这首诗《寄耻若禅人》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法真谛的探索。

首句“虽依城郭亦山林”,开篇即以对比手法,描绘出一种既身处繁华都市,又仿佛置身于宁静山林之中的独特情境。城郭象征着世俗的喧嚣与尘世的束缚,而山林则代表了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自由。这一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暗含了其对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渴望。

次句“塔影河流足好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塔影与河流,既是自然景观的具象化,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塔影代表着佛法的永恒与庄严,河流则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流动。诗人在这里通过“足好吟”表达了对这些景象的深深喜爱和思考,暗示了他在自然与佛法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

后两句“况有异方新弟子,何劳重话祖师心”,则转向了对佛法传承与悟道的探讨。诗人提到“异方新弟子”,意味着他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背景的新一代修行者。这不仅是对佛法传播的肯定,也是对新生力量的期待。同时,“何劳重话祖师心”则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精髓的理解与传承,他认为不必过多赘述前人的教诲,因为真正的智慧与真理在于个人的体悟与实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佛法哲理的探讨,展现了释函可对隐逸生活与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佛法传承与个人悟道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歌,更是一次心灵之旅的诗意表达。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鹧鸪天.怀王道甫

落魄行歌记昔游。头颅如许尚何求。

心肝吐尽无馀事,口腹安然岂远谋。

才怕暑,又伤秋。天涯梦断有书不。

大都眼孔新来浅,羡尔微官作计周。

(0)

听雪为客置茶果

病齿已两旬,日夜事医药。

对食不能举,况复议杯酌。

平生外形骸,常恐堕贪著。

时时邻曲来,尚不废笑谑。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不饤栗与梨,犹能烹鸭脚。

(0)

弥牟镇驿舍小酌

邮亭草草置盘盂,买果煎蔬便有馀。

自许白云终醉死,不论黄纸有除书。

角巾垫雨蝉声外,细葛含风日落初。

行遍天涯身尚健,却嫌陶令爱吾庐。

(0)

闭户二首·其二

冠盖长安几番新,放翁只似向来贫。

满窗红日价无敌,半榼新醅香动人。

宴坐心光无蔽障,横眠踵息自清匀。

世间不用询名字,身是无怀上古民。

(0)

对酒

老子不堪尘世劳,且当痛饮读离骚。

此身幸已免虎口,有手但能持蟹螯。

牛角挂书何足问,虎头食肉亦非豪。

天寒欲与人同醉,安得长江化浊醪。

(0)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

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方将怨无襦,忽复歌《缁衣》。

堂堂孔北海,直气凛群儿。

朱轮未及郊,清风已先驰。

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

滔滔满四方,我行竟安之。

何时剑关路,春山闻子规。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