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

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方将怨无襦,忽复歌《缁衣》。

堂堂孔北海,直气凛群儿。

朱轮未及郊,清风已先驰。

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

滔滔满四方,我行竟安之。

何时剑关路,春山闻子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ǒnglángzhōngjīnglínshàngjiàn
sòng / shì

qiūmǎnyǎn宿màizhǒng

yǒngkuìbāngrénmángzài

píngshēngqiānjuànjiù

fāngjiāngyuàn

tángtángkǒngběihǎizhílǐnqúnér

zhūlúnwèijiāoqīngfēngxiānchí

lèijūnshíwànpínléi

tāotāomǎnfāngxíngjìngānzhī

shíjiànguānchūnshānwénguī

注释
秋禾:秋季的稻谷。
宿麦:过冬的麦子。
此邦人:指诗人自己或当地的人。
芒刺:比喻痛苦或困扰。
五千卷:形容书籍众多。
无襦:没有足够保暖的衣服。
《缁衣》:古诗篇名,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孔北海:指东汉名士孔融,以其豪放正直著称。
朱轮:古代贵族所乘的红色车轮。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贫与羸:贫穷和瘦弱的人。
滔滔:形容问题众多。
剑关路:剑门关的道路,象征艰险之地。
子规:杜鹃鸟,叫声凄凉,常引申为思乡之情。
翻译
秋天的稻谷还未丰满,宿麦的种子也稀疏。
长久以来我深感羞愧,如同芒刺刺痛肌肤。
一生读书无数,却无法用一字解决饥饿。
正因抱怨没有暖衣,忽然又吟唱起《缁衣》诗篇。
像那豪迈的孔北海,正气凛然让孩童都敬畏。
他的华丽马车还未驶出城郊,清风已先行传递他的仁德。
为何要牵累君子,十万贫弱之人是我心中的挂念。
洪水般的问题遍布四方,我行走其中,不知何处是归宿。
何时能再踏上剑门关道,春天的山岭中听到你的子规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对知识分子自身责任与使命的反思。

“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萧瑟秋景,同时指出了农作物的稀少,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的困难和人民的生活窘境。

“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 诗人表达了对国人的不满和自责之情,因为自己身为知识分子,却无法有效地解决国家和民众的问题。这里的“芒刺”比喻着内心深处的痛苦。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读过很多书,但这些文字并没有在实际上帮助到需要食物的人,显示了学问与现实之间的隔阂和无力感。

“方将怨无襦,忽复歌《缁衣》。” 诗人原本对自己无法为民众做出贡献而感到愤懑,但却又不自觉地唱起了赞美古代圣人的诗歌《缁衣》,这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堂堂孔北海,直气凛群儿。” 这里提到的“孔北海”可能是指孔子的一位后裔或门生,而“直气凛群儿”则形容其不畏强权、正义凛然的气概。

“朱轮未及郊,清风已先驰。” 诗人没有到达郊外的车队,但清风却已经先行,这可能是比喻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

“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 这里诗人自问为何要连累君子(指代孔北海),而不是关心广大民众的贫穷和疾苦。

“滔滌满四方,我行竟安之。” 面对周遭的一切,诗人表示自己将坚持自己的道路,无论外界如何,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何时剑关路,春山闻子规。” 诗人期盼着能够早日踏上剑关之路,在春天的山中听到友人的佳音,这里可能是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通过其深刻的情感和社会洞察,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于国家、民众及自身责任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恭和皇祖圣祖仁皇帝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六风泉清听

物物都归大造心,风泉亦解奏清吟。

熙和六十一年化,编简犹垂雅颂音。

(0)

秋日奉皇太后口外行围·其二

代是熙和候,秋当狝狩时。

风云森羽卫,物象拥旌旗。

皎日曈昽照,凉飔左右吹。

近光多父老,前导莫驱驰。

(0)

穷览寺

招提铃铎午风吹,罨画山川入望奇。

徙倚试思廿年事,苔封碑字纪康熙。

(0)

天空烟影淡,夜永月轮寒。

照野宜行旅,流光逐马鞍。

分明银汉阔,遮莫客途难。

虎帐拈吟处,悠然兴未阑。

(0)

皇考实录圣训告成恭纪长律四首·其一

儒臣橐笔久摩研,赫濯声灵信史传。

法则昭垂千万祀,勤劳想见十三年。

诚孚度索悬橦地,象应联珠合璧天。

实录拜观钦陟降,衷忱可胜凛冰渊。

(0)

捕鱼

万顷沧波绿,千鳞锦鬣红。

中流鼓枻处,乐与众人同。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