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韨屋灾裁其馀材用搆小亭颜曰瘢柱戏作》
《韨屋灾裁其馀材用搆小亭颜曰瘢柱戏作》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八尺方亭子,成之灰烬馀。

得全沟断在,幸免爨桐如。

野色时时入,秋空面面虚。

世谁收弃物,乃作逸人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由灾后剩余材料搭建的小亭,虽历经沧桑,却也别有一番风味。诗人以“瘢柱”为题,寓含深意,既是对亭子结构的独特描述,也是对人生经历磨难后依然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

首联“八尺方亭子,成之灰烬馀”,开篇即点明了亭子的尺寸与材质,以“灰烬馀”形象地描绘出亭子所用木材曾是灾后的残余,蕴含着从废墟中重建的寓意。

颔联“得全沟断在,幸免爨桐如”,进一步说明亭子虽由残木建成,但得以完整保留,避免了被当作柴火焚烧的命运,暗喻了生命或事物在逆境中得以保存的幸运。

颈联“野色时时入,秋空面面虚”,描绘了亭子周围环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野色与秋空的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意境。

尾联“世谁收弃物,乃作逸人居”,诗人在此提出疑问,世间往往忽视甚至抛弃的废弃之物,却能成为一处静谧、远离尘嚣的居所,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即在平凡中发现美,在废墟中创造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一座由灾后剩余材料搭建的小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既有对物质世界的反思,也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登北固楼

振衣直上最高楼,吴楚青苍一望收。

此地山形常北顾,千年江水自东流。

乾坤莽莽鱼龙气,今古愔愔花月愁。

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

(0)

春色

浅深花面染,来去柳边浮。

雨气那能洗,年光亦共流。

浓浓交野绿,拂拂上朱楼。

转恐纷华眼,萧条不爱秋。

(0)

双雁儿·其一除夕

穷阴急景暗推迁。减绿鬓,损朱颜。

利名牵役几时闲。又还惊,一岁圆。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

大家沈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

(0)

赠放烟火者

人间巧艺夺天工,鍊药燃灯清昼同。

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

纷纷灿烂如星陨,㸌㸌喧豗似火攻。

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乱向东风。

(0)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

神兵十万忽乘秋,西碛妖氛一夕收。

疋马不嘶榆塞外,长城自起玉关头。

君王别绘凌烟阁,将帅今轻定远侯。

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

(0)

山行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