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短沙平雁下滩,小楼初夜凭阑干。
月明何处吹渔篴,秋水梅花一味寒。
草短沙平雁下滩,小楼初夜凭阑干。
月明何处吹渔篴,秋水梅花一味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日夜晚景象。首句“草短沙平雁下滩”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片辽阔的自然风光,短草与平沙相接,大雁缓缓降落于河滩之上,营造出一种开阔而静谧的氛围。次句“小楼初夜凭阑干”则将视角转向一座小楼,夜幕初降之时,有人倚靠在栏杆上,眺望远方,这一细节增添了画面的人文气息,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接着,“月明何处吹渔篴”一句,将视线引向夜空中明亮的月光和远处传来的一曲渔笛声。渔笛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悠扬,似乎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最后,“秋水梅花一味寒”以“秋水”和“梅花”作为意象,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寒冷。秋水泛着寒意,梅花独自绽放,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冷寂而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孤独心境的深刻体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
小园一夜西风急,羁怀更添寂寞。
败叶敲窗,清寒惊梦,顿起闲愁万斛。
鸥盟摇落,况雁序无多,又分南北。
自拥罗衾,静看冷月透帘幕。
霜毫写就新句,但知音别后,谁和新曲。
灯暗砧残,天空籁静,听尽千山落水。
柔情难托,怅拾翠吟红,旧时行乐。
回首前游,几人能再续。
春信又今年。柳絮飞绵。去年曾记晚莺天。
替检青梅头上戴,镜里移肩。别后感瑶笺。
心地谁怜。红罗斗帐薄如烟。
夜夜为伊长梦见,风雨河边。
窈窕文窗,朦胧花影,无聊旧径重游。
草绿闲阶,珠帘不上银钩。
无情垂杨自碧,弄丝丝、未解人愁。
记当日,钗虫对剔,细语绸缪。惆怅而今两地。
望盈盈一水,难泻离忧。徙倚江亭,教人错认行舟。
一幅芸笺欲寄,劝加餐,难觅庚邮。
频屈指,倚风前、惟盼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