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楼上望黄山,水石云霞未得攀。
三十六峰应笑我,纷纷尘事几时閒。
黄山楼上望黄山,水石云霞未得攀。
三十六峰应笑我,纷纷尘事几时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黄山楼上远眺黄山美景的情景。首句"黄山楼上望黄山"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黄山景色的向往和欣赏。然而,他并未能亲自攀登,只能在楼上遥望,流露出一种遗憾和向往之情。
第二句"水石云霞未得攀"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渴望,他渴望亲身感受那山水云霞的壮丽,但现实却是未能实现。这里的"未得攀"不仅指登山,也暗含了对尘世纷扰的感叹,暗示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三十六峰应笑我,纷纷尘事几时閒"运用拟人手法,将黄山的三十六峰赋予了人的情感,仿佛它们在嘲笑诗人的忙碌与不得闲暇。诗人借此表达对尘世琐事的厌倦,以及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登楼望山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高门鞍马日光荣,势力纷纷起共争。
偶以不能聊自便,敢于兹世独求清。
生无人愧宁非乐,死有天知岂待名。
客食官居同是苟,何须称别异平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风霜。
贫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肠。
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
常恐众毁至,春叶成秋黄。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