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席太君挽辞二首·其二》
《席太君挽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禀粹猗兰秀,来嫔洛水滨。

一窥识公辅,三徙得儒真。

画翣流云气,松阡卧石麟。

哀荣今日事,谁复继前尘。

(0)
翻译
禀承着兰花般的优秀品质,她来到洛水之畔成为嫔妃。
初次相见就识得她的才德出众,经过多次迁移找到了真正的儒家贤人。
她的画像上流露出如云的气质,松柏间的墓道旁卧着石麒麟。
今日的哀荣之事,还有谁能像她那样延续过去的辉煌呢?
注释
禀粹:继承优秀的品质。
猗兰:比喻高洁的品质。
秀:优秀,出色。
嫔:古代宫廷中的女官。
洛水滨:洛水边,指洛阳。
公辅:指国家的重要辅佐官员。
三徙:多次迁移居住。
儒真:真正的儒家学者。
画翣:画像上的扇形装饰。
流云气:如云的气质。
松阡:松柏覆盖的道路或墓道。
石麟:石雕的麒麟,象征尊贵。
哀荣:悲哀与荣耀,此处指显赫的地位。
前尘:过去的历史,这里指先人的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创作的《席太君挽辞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

"禀粹猗兰秀"一句,以花草为喻,形容席太君的德行如同美丽的猗兰,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来嫔洛水滨"则描绘席太君之贤淑,如洛水之边的风光,平和而雅致。

"一窥识公辅"指通过一点点的观察,就能认识到席太君辅弼君王的能力与品德。"三徙得儒真"则表明诗人通过对席太君生平的三次深入了解,获得了真正的儒家之真谛。

"画翣流云气"中,“画翣”比喻席太君如同画中的翣(一种古代装饰品),超凡脱俗;“松阡卧石麟”则形容其清高脱俗,如同松树下沉睡的麟(传说中的一种祥瑞之兽)。

最后两句"哀荣今日事,谁复继前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荣耀难以再现、后辈无人能继承先贤遗风的悲凉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比喻,以抒发对逝去美好时光和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高远的理想。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号沈宋语

苏李居前,沈宋比肩。

(0)

丹阳语

待钱来,待钱来。

(0)

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雍和

公尸既起,享礼载终。称歌进彻,尽敬繇衷。

泽流惠下,大小咸同。

(0)

乌氏葬碑

牛领冈头,红箫笼下。葬用两日,手板相亚。

(0)

题旗亭

日日草重生,悠悠傍秦城。

诸侯逐兔白,夏满镜湖平。

(0)

郊庙歌辞.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第七迎武舞

赫赫玄功被穹壤,皇皇至德洽生灵。

开基拨乱妖氛廓,佐命宣威海内清。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