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两句,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昔岁月的深情留恋。"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则是对当时自然环境与人文风貌的细腻描绘,透露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情感。
接着,“大抵南朝皆旷达, 可怜东晋最风流”两句中,诗人以历史的眼光评价了各个朝代,其中对东晋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给予了特别的赞赏,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两句,则是诗人在明月之下,对桓公(桓温)和伊人(伊籍)的怀念,通过一曲笛声,抒发了对边塞烽烟的忧虑以及个人情感的深沉。
整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细腻的意象,展现了一位才子对于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