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南巡过峡山,停舟聊尔一跻攀。
千岩岚气浮苍碧,万壑松风响佩环。
梵刹静涵江树迥,禅扉深锁白云间。
漫题不尽登临兴,翘首京华咫尺间。
持节南巡过峡山,停舟聊尔一跻攀。
千岩岚气浮苍碧,万壑松风响佩环。
梵刹静涵江树迥,禅扉深锁白云间。
漫题不尽登临兴,翘首京华咫尺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持节南巡时经过峡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禅宗文化的感悟。首联“持节南巡过峡山,停舟聊尔一跻攀”开篇即点明了行程与心境,诗人乘船南行,途经峡山,虽为公务所迫,却也借此机会稍作停留,登高远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颔联“千岩岚气浮苍碧,万壑松风响佩环”进一步展开画面,千岩万壑间,云雾缭绕,苍翠欲滴,仿佛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而山谷中松涛阵阵,如同仙乐飘渺,令人心旷神怡。这里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颈联“梵刹静涵江树迥,禅扉深锁白云间”转而描绘了寺庙的宁静与神秘。远处的佛寺隐于江边的树木之中,显得格外幽静;而寺庙的大门深锁,似乎在云雾之间,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这一联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超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尾联“漫题不尽登临兴,翘首京华咫尺间”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以及对京城的思念。虽然无法将所有的登临之兴尽数记录,但心中对京城的思念却近在咫尺,体现了诗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禅宗文化的感悟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岷山中断洮水来,分入西湖浸城址。
一落城阴不复回,馀波日转皋兰尾。
阴风凄冽寒气早,愁雾惨澹边思起。
谁言秋水澹无情,默观意亦有悲喜。
天轩地辟沧溟开,百川东奔如激矢。
龟龙受职日夜趋,万折必东效臣子。
发源本愿盈科进,筑防岂期因坎止。
日升不及浴云龙,泥润空能养萑苇。
停波寂寞虽无语,物情得失应如此。
淮阴野外乞馀食,留侯圯下收堕履。
当年或失龙准翁,冷落功名千古耻。
我欲鸠工聚长锸,齐平决堤如决纸。
直看惊湍万里潮,免嗟穷涸千山底。
风摇庭树云拍天,雪花乱抛如剪绵。
举头三日不见日,屋檐已攲街已填。
富儿围炉笑浮颊,坐绕笙歌飞酒船。
儒生屈膝冻欲死,犹呵秃笔书长笺。
诗成吟哦不知了,儿饥索饭厨无烟。
太平君子万民父,身居天上心民边。
重怀长安桂玉费,急飞宸翰蠲屋钱。
门前卖报走如水,家家顶祝神霄仙。
小人犹有负暄见,轻繇薄税今当先。
楚人得弓未为大,愿将此施均八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