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飞鸷举百篇诗,谁是浮屠妙总师。
若把贯休齐己论,风流惟有大苏知。
雕飞鸷举百篇诗,谁是浮屠妙总师。
若把贯休齐己论,风流惟有大苏知。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评价,展现了对书法艺术的深刻见解与欣赏。"雕飞鸷举百篇诗",以“雕”和“鸷”比喻书法作品的灵动与力量,形象地描绘了书法作品的高超技艺与丰富内涵。"谁是浮屠妙总师",这里“浮屠”指佛教僧人,借以强调书法艺术的高深与精妙,暗示着书法如同佛法般深奥难测。"若把贯休齐己论",提到了两位著名的诗人,通过类比,表明书法与诗歌一样,都需要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视角。"风流惟有大苏知",点明了苏轼(大苏)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与欣赏,表达了对苏轼在艺术领域独到见解的高度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书法艺术的魅力,还巧妙地将书法与诗歌、佛教等文化元素相联系,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通过对比和引用,突出了苏轼在艺术鉴赏方面的卓越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与热爱。
安汉公,将进酒,蝮蛇蜿蜒持在手。
未央宫中日将酉,一杯才入君王口。
六宫便作招魂啼,太后朝来号王母。
君不见申氏子,伶其身,内庭侍宴将及晨。
坐中起为寿,刃此手足亲。
申氏子,长眉颦,夺取一吸如饮醇。
肝脑不惜涂宫裀,吁嗟此意宁求伸。
不忍他人害兄弟,何况自己忘君臣。
安汉公,非得计,四海孤身葬无地。
早知今日反羞伶,何似当初莫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