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古画梅家得二十四章·其十》
《论古画梅家得二十四章·其十》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月角灯唇仿得之,石门禅妙可违时。

乞灵不向铜蝫泪,摄到云魂春未知。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古画中梅的神韵与意境,诗人姚燮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与灯光的映照下,梅花的姿态与禅意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谧深远的艺术氛围。

首句“月角灯唇仿得之”,以“月角”和“灯唇”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与灯光交织下,梅花仿佛被精心模仿与勾勒,展现出其独特的风姿。这里的“仿得之”不仅指外在形态的描绘,更蕴含着对梅花内在精神的捕捉与再现。

次句“石门禅妙可违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梅花与禅宗的妙谛联系起来,暗示梅花所蕴含的禅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永恒的精神象征。石门,这里可能借指某种特定的禅宗修行之地或象征,强调了梅花与禅学之间深刻的关联。

后两句“乞灵不向铜蝫泪,摄到云魂春未知”,则通过对比与想象,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独特魅力的深刻感悟。前一句中的“乞灵”一词,既可理解为寻求灵感之意,也可解读为对梅花精神的敬仰与追求。诗人似乎在说,他并未向外界的物质(如铜蝫之泪)寻求灵感,而是直接从梅花本身汲取了精神的力量。后一句“摄到云魂春未知”,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所蕴含的超凡脱俗之美的赞叹,以及对这种美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感慨。这里的“云魂”,可能象征着高远飘逸的精神境界,而“春未知”则暗示了这种美超越了季节的界限,是永恒且难以言喻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画中梅花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之美、禅宗之妙与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中追求意境与精神超越的美学追求。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送陈汝璋州博之蕲庠

携书载铎出长安,还是儒林旧日官。

潞水帆开燕树远,蕲门云净楚天宽。

秋波冷浸琉璃簟,晓日光凝苜蓿盘。

讲罢杏坛无一事,凤皇山色醉中看。

(0)

钩勒竹

秋风白战楚江涛,雪捲空山见海鳌。

一夜灵妃眠不稳,月明飞佩过湘皋。

(0)

武侯出师表

王业偏安日,文章尔独醇。

谆谆似伊训,初志亦耕莘。

(0)

送黄给事晖奉使满剌国封王·其一

远国来王日,深恩册拜时。

玺书中禁出,天语使臣知。

路指诸蕃近,山行四牡迟。

故人青锁梦,无限五云思。

(0)

中元陪祀山陵有述

石径岩扉入杳冥,峰峦层复坐分屏。

天遗剑鼎神灵宅,地识河山表里形。

虎卫旌旗晨拥陛,龙宫灯火夜开扃。

十年两度陪鹓侣,清庙歌成得再听。

(0)

体斋宅赏莲席上得十字

池上雨过芳尘浥,池上花开众宾集。

回风忽觉翠旂翻,倒影真疑彩云湿。

越浦新妆水底明,汉皋遗佩空中拾。

剪裁似欲烦并刀,涴染却愁翻墨汁。

根非异种难同调,身在后时终独立。

已当佳丽国三千,不羡艳阳春九十。

桂苦兰辛祇自怜,桃红李媚何嗟及。

酒如恋客传不停,花似解诗催更急。

坐看烟盖晴袅袅,欲采露房秋戢戢。

我狂不去当重来,鲸饮碧筒三万吸。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