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吴大颋四章·其三》
《示吴大颋四章·其三》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咫尺湖湾不借艖,清门两世作通家。

圣如旭也君颠草,弱甚微之我病花。

托意高文仙蜕药,匿身初地佛团沙。

商量黄叶黄楼梦,珍重青灯青鬓华。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示吴大颋四章》中的第三章。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首联“咫尺湖湾不借艖,清门两世作通家”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湖湾虽近在咫尺,却无需借助船只,暗示了心灵相通的亲密关系。清门两世作通家,则是强调了世代相承的深厚情谊,如同家族间的紧密联系。

颔联“圣如旭也君颠草,弱甚微之我病花”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对方比作光芒万丈的旭日,自己则自谦为病态的花朵。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对方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处境的自我反思。

颈联“托意高文仙蜕药,匿身初地佛团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托意高文,意味着通过文学作品寄托情感与理想;仙蜕药则是指修炼成仙的药物,隐喻了精神上的升华与超越。匿身初地,佛团沙则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以及对佛教智慧的追求。

尾联“商量黄叶黄楼梦,珍重青灯青鬓华”以黄叶、黄楼、青灯、青鬓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黄叶与黄楼梦,可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梦想的追寻;青灯与青鬓华,则代表了知识的传承与青春的宝贵。这一联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知识与青春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情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理想、智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同高季迪过东丘兰若访吕志学

路入斜塘始泊舟,喜同故友访东丘。

知君暂寓当幽寺,念我才归自远州。

水外高帆沙浦月,烟中馀稻墓田秋。

临尊何用多悲感,今日相看尚黑头。

(0)

同高记室访虎丘蟾苞二上人

林下曾相见,重来记往年。

笑谈俱是法,去住本无缘。

山溜泉通脉,帘阴竹护烟。

暂忘人世事,得此共栖禅。

(0)

山馆喜黄校理莫先辈见过

为客荒斋夜,相过喜见君。

酒杯令仆进,厨火向邻分。

归计贫难定,愁言醉可闻。

无由免流落,归卧故山云。

(0)

孝贞皇太后王氏挽章·其四

圣德那能纪,风谣岂易听。

悲笳才一动,群泪已千零。

旧事留编简,馀音入杳冥。

秪应松柏路,还有五云扃。

(0)

顷以事至留都旧寅诸老用词林故事燕于吏部后堂归成二首·其二

停觞休讶饮迟迟,蜡炬分行照翠眉。

头白尚怜公记忆,力微虚负主恩私。

鹓鸾天上终相远,鱼鸟江边定不疑。

他日凤凰楼畔客,相逢还更语相思。

(0)

送倪尚书

东曹居第冷如冰,共喜公来聚德星。

诸老入门时秉烛,晚生投谒亦分庭。

高才司马休归洛,白首侯芭愿执经。

惭愧浅才同甔石,临岐犹拟挹沧溟。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