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通判刁博士属疾次韵》
《和通判刁博士属疾次韵》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退食仍移疾,消烦尚偃床。

玉姿经燬润,松色贯寒芳。

漱液仙池满,观心慧炬光。

清魂同鹤警,妙数喜龟长。

且答毗城问,休回楚客肠。

定知灵气复,新句有风霜。

(0)
注释
退食:退居生活。
疾:疾病。
玉姿:美丽的姿态。
燬润:磨砺后的润泽。
松色:松树般的坚韧。
寒芳:寒冬中的香气。
漱液:漱口的水。
慧炬:智慧之光。
毗城: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
楚客:异乡人。
灵气:超自然的力量或精神。
风霜:深沉的韵味或经历。
翻译
即使在退居生活中,疾病也困扰着他,只能在床上消解烦恼。
她的美丽如玉经过磨砺更显润泽,她的坚韧如同松树在寒冬中散发香气。
漱口的泉水充满仙池,内心观照如明灯照亮智慧。
清灵的魂魄与白鹤共警醒,奇妙的规律使龟龄增长。
暂且回应毗城的询问,不要让异乡客的心更加愁苦。
他深信灵气必将回归,新的诗句将带有深沉的风霜韵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受病痛折磨的士人,他被疾病缠身,无法进食,只能躺在床上。诗中的“玉姿”指的是士人的身体,虽然经过了疾病的摧残,但仍然保持着一丝生机,“松色贯寒芳”则形容他的脸色,尽管苍白但依旧有几分清冷之意。

“漱液仙池满”,这里的“漱液”指的是药物或是养生的泉水,“仙池”则象征着健康与长寿,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恢复健康的渴望。接着,“观心慧炬光”中,“观心”意味着内省自我,“慧炬光”则形容智慧之光,可能是指通过静心来寻找治愈疾病的智慧。

“清魂同鹤警”,这里诗人将自己的灵魂比作高洁独立的仙鹤,表达了对远离尘世、保持纯净的向往。接下来的“妙数喜龟长”则是希望能够像长寿的龟一样拥有健康长寿的生命。

最后,“且答毗城问,休回楚客肠”中,诗人回答朋友关心的提问,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愿意再返回家乡,因为那里可能充满了忧愁和痛苦。最终的“定知灵气复,新句有风霜”,则是确定自己的精神状态已经恢复,并且在新的诗句中能够体现出一种清冷、严峻如同冬日风霜般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健康与疾病、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过东涌

乡曲论交大父馀,耳根狼籍病翁书。

小儿莫道无灵性,也傍寒塘望笋舆。

(0)

梅花·其五

孤山山下一枝梅,春到南枝尚未开。

酒醒西楼看月坐,清风湖上捲香来。

(0)

夜酌

侍子焚脂弄小孙,药炉分火暖残樽。

东风不管黄鹂怨,一夜飞红满树根。

(0)

中秋期诸友不至

山妻有钱肯沽酒,诸友赋诗期不来。

范生也逐吾儿去,一夜清光对玉台。

(0)

新设纸帐轩中·其二

阶面苔侵牡蛎墙,小轩容易领年光。

只从今夜床头月,已照先生鬓脚霜。

(0)

九日诸生携酒饮白沙醉中和答·其二

诸君为饮会,老子不须期。

尽数篱前菊,一花拈一卮。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