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传家,赤穷到骨。心似寒灰,口如木突。
纵有些儿葛藤,尽机也拈不出。
凭何接待方来,聊与一掴一咄。
清白传家,赤穷到骨。心似寒灰,口如木突。
纵有些儿葛藤,尽机也拈不出。
凭何接待方来,聊与一掴一咄。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了朴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清白传家,赤穷到骨",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极端贫穷但保持清廉的家风,暗示了主人公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精神追求的坚定。"心似寒灰,口如木突",运用比喻,形容内心如冰冷的灰烬般平静,言语木讷少言,体现了内心的清净和沉默寡言。
"纵有些儿葛藤,尽机也拈不出",这里的"葛藤"可能象征着世俗的烦恼或纠葛,而"尽机也拈不出"则表示即使面对再多的困扰,也能超脱不为所动,不受其影响。"凭何接待方来,聊与一掴一咄",表达的是诗人对于那些试图打扰他清净生活的人,以淡然的态度应对,或是轻轻一掌推开,或是严厉呵斥,都体现出其不为外物所动的禅定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禅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态度,寓含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佳人玉立生此方,家住邯郸不是倡。
头髻䰀鬌手爪长,善抚琴瑟有文章。
新妍笼裙云母光,朱弦绿水喧洞房。
忽闻斗酒初决绝,日暮浮云古离别。
巴猿啾啾峡泉咽,泪落罗衣颜色暍。
不知谁家更张设,丝履墙偏钗股折。
南山阑干千丈雪,七十非人不暖热。
人情厌薄古共然,相公心在持事坚。
上善若水任方圆,忆昨好之今弃捐。
服药不如独自眠,从他更嫁一少年。
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
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
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
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
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
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