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湖州孺人弹筝歌》
《李湖州孺人弹筝歌》全文
唐 / 顾况   形式: 古风

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

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

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

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

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

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réntánzhēng
táng / kuàng

shēngtiānliúqíngyǎnxiánzhù
shàngyánggōngrényuànqīngtái

xiǎnglián
gāolóukuīchóuyuánjiàoyuèyīngér

cùnxīnshízhǐyǒuchángduǎnmiàoshénchùrénzhī
liángzhōufánpāi

fēngshāduìmiànqín
tīngzhōngwàngquèqiánzuìhòuyóubiāncǎobái

注释
法曲:古代宫廷乐曲。
凄情:悲伤的情绪。
上阳宫人:唐代宫女。
碧玉:比喻女子的清纯或珍贵。
刺壁窥:偷偷从墙上缝隙看。
愁猿:比喻哀愁的声音。
寸心:内心深处。
胡秦:古代对北方异族的泛称。
翻译
汉武帝仙逝留下法曲,悲伤之情深沉在急促的琴弦上。
上阳宫中的女子怨恨青苔覆盖,今夜她思念丈夫,如同碧玉般珍贵。
闺中思妇在高楼上偷偷望向墙壁,愁绪如猿猴叫月,鹦鹉唤儿声声哀切。
她内心的情感细腻复杂,手指的弹奏长短不一,技艺精妙却无人能识。
独自弹奏着梁州的曲调,旋律穿越风沙,遥隔胡秦两地。
沉浸在音乐中,忘记了前溪的碧绿,醉后还误以为边地的草色如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思妇在高楼上弹奏筝曲的凄凉情景,通过筝声表达了她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哀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空灵幽怨的艺术氛围。

首句“武帝升天留法曲”通过历史典故点出了筝曲的神秘与古老,而“凄情掩抑弦柱促”则展示了思妇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筝技的精湛掌握。其后的“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透露了思妇对丈夫的深情和孤寂,月下弹筝,倍增凄凉之感。

“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一句中,“刺壁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探头望夫的迫切心情,而“愁猿叫月鹦呼儿”则传递出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呼唤,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显示了她筝艺的高超与内在情感的微妙,这种技艺上的精湛与情感上的深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歌中最动人的部分。

最后两句“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则描绘了思妇在筝声中沉浸,仿佛穿越时空与丈夫相聚,但最终仍旧是幻觉一场,这种无奈的美感和对现实的抗拒,让人不禁感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音乐、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幅古典中国女性在内心世界中挣扎的情境画卷。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
朝代:唐   字:逋翁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籍贯:唐朝海盐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你喜欢

宾阳楼八景·其一谷城呼月

微月瞰高楼,楼中酒初泻。

旁见谷城山,孰为呼月者。

腾腾露光景,寂寂开迥野。

笑问圯上翁,何如此山下。

(0)

偶忆刘梦得诗

秋毫为重泰山轻,自觉年时宠辱平。

却笑刘郎再来日,千帆万木动关情。

(0)

秋夜看月

广寒宫阙桂香浮,万里无云独倚楼。

明月满空天似水,西风吹断海门秋。

(0)

疏影.秋分日偕吴梦蕉汪子雨石芷卿筱珊叔祖买舟由古荡至留下秋水空明树阴合匝意甚闲适因赋此解

溪光澹沱,趁嫩晴出郭,催放轻舸。

港路弯环,柔橹摇凉,秋阴两岸低锁。

单衫小扇萧闲甚,看软镜碧琉璃破,倚水窗盏许茶时,又是一桥穿过。

石上匀蓝点点,几丛澹竹叶,娟秀花朵。

古木攲斜,修藤屈曲,时见坠枝红果。

游鱼吹沫圆纹细,错道是雨珠飞堕。

却羡他、开扇柴门,临水老渔闲坐。

(0)

梅花引.美人弹琴图

画屏前,玉垆边,一缕香生心字烟。

落花天,落花天,深院绿阴,谁来惊昼眠。

五铢衣薄当风冷,断红双脸明霞影。

七条弦,七条弦,今夜月明,听他弹水仙。

(0)

春游绝句·其四

凉篷艇子出城多,满载游闲酒榼过。

杂坐缓行花岸侧,数人弦管一人歌。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