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邀欢月满楼,双成揭调唱伊州。
便从席上风沙起,直到阳关水尽头。
公子邀欢月满楼,双成揭调唱伊州。
便从席上风沙起,直到阳关水尽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骈的《赠歌者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豪迈奔放的情怀和深远的意境。
“公子邀欢月满楼,双成揭调唱伊州。”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宴会场景,其中“公子”可能是指有身份地位的人物,“邀欢”则表明了一种喜悦之情,而“月满楼”则营造出一种温馨美好的氛围。"双成揭调唱伊州"中的"双成"可能暗示着歌者或音乐的和谐与完美,"揭调"指的是开始演奏乐曲,"唱伊州"则是指唱响某种地方名声或特色的曲目。
“便从席上风沙起,直到阳关水尽头。” 这两句则转换了情境,从宴会的热闹气氛转向了一种离别的情感。"便从席上风沙起"可能是比喻着宴会结束后的落寞或是心中的不宁静。"直到阳关水尽头"则极力渲染了离别的遥远和深长,"阳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被用来象征长亭外,古道边的离别之情,而“水尽头”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无尽的距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宴会与离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深处的感慨。
落日绣帘捲,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攲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清夕始澄,孤月出林。繁阴绎绎,今我乍歆。
昔者驱车,适彼四野。求我友生,赠以瑶斝。
昔者乘舟,顺彼中流。解我冲牙,以赠同仇。
迢迢南山,崔崔峻峦。暮云群飞,谷风泻湍。
阳雁差池,矧彼鹰鹯。余生不再,余命不双。
短襟自寒,朔风摇缸。岁暮薇枯,饥谁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