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深冬去是秋,萧萧风景动羁愁。
一番迎送无情甚,如此飘零得已不。
帆势如鹰掠秋水,涛痕似马挟归舟。
溪山怅好常相待,几日闲踪许暂留。
来是深冬去是秋,萧萧风景动羁愁。
一番迎送无情甚,如此飘零得已不。
帆势如鹰掠秋水,涛痕似马挟归舟。
溪山怅好常相待,几日闲踪许暂留。
这首诗《桐江舟望》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描绘舟行于桐江之上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情感的流露。
首句“来是深冬去是秋”,以时间的变换暗示旅程的开始与结束,深冬与初秋的交替,既点明了季节的变化,也预示着旅途的起始与终结。接下来的“萧萧风景动羁愁”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随着周围环境的萧瑟而愈发浓重,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景象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忧郁的氛围。
“一番迎送无情甚,如此飘零得已不”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无论是迎接还是送别,都显得异常无情,仿佛自然界的一切都在无情地见证着诗人的漂泊与离散。这种对时间和空间流转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下半部分转而描写舟行时的景象:“帆势如鹰掠秋水,涛痕似马挟归舟。”这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帆船在水面的快速移动比作鹰掠过秋水,以及波涛在船身两侧形成的痕迹比作马蹄踏过水面,形象地描绘了舟行的动态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
最后,“溪山怅好常相待,几日闲踪许暂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依恋与渴望停留的心情。尽管旅途匆忙,但面对美丽的溪山,诗人希望能够暂时驻足,享受片刻的宁静与美好。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桐江舟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
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
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
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
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
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
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沈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汹涌吹苍雾,朦朣吐玉盘。
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
来驱云涨晚,路上碧霄宽。
熠耀游何在,蟾蜍食渐难。
棹飞银电碎,林映白虹攒。
水魄连空合,霜辉压树乾。
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