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此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穆陵路上偶遇故人,共同向着桑乾方向而去的场景。开篇即以“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两句,设置了诗歌的情境和氛围,给人一种萧瑟孤寂之感。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二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增添了一份历史的沧桑与时光的冷酷。这里的“楚国苍山”可能指的是古代楚国的遗迹,而“幽州白日”则营造出一派荒凉的气息。
诗歌随后转向对战乱后城池废墟的描绘,“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两句,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毁灭与哀伤。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民生困顿的深切感慨。
最后,“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二句,以蓬蒿满径象征着荒凉与凋敝,归人掩泪则是对曾经繁华如今沧桑变化的无奈和悲哀。这里诗人通过行者的眼泪,传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美好无法复返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苍凉,通过对自然景观与战后废墟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时光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体会。
十里登山访定身,衣边犹带簿书尘。
僧厨笋蕨随斋钵,禅窟香灯话宿因。
便可扶犁老岷蜀,已闻传檄定咸秦。
家家钗钏何须惜,难买尧眉一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