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歌残吊古词,五云散后剩荒碑。
地疑崖海全妃墓,人比湘江二女祠。
三尺土乖同穴望,百枝签乞进香诗。
凄凉魁斗山头路,十首哀吟范九池。
玉带歌残吊古词,五云散后剩荒碑。
地疑崖海全妃墓,人比湘江二女祠。
三尺土乖同穴望,百枝签乞进香诗。
凄凉魁斗山头路,十首哀吟范九池。
这首诗《五妃墓》由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通过对五妃墓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哀婉的情感。诗中以“玉带歌残吊古词”开篇,暗示了历史的流逝与对往昔的追忆。接着,“五云散后剩荒碑”一句,描绘出墓地的荒凉景象,五彩祥云消散,仅余下荒废的石碑,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
“地疑崖海全妃墓”,诗人将墓地与崖海相连,既突出了墓地的地理位置,也暗含了对墓主身份的猜测与遐想。接下来,“人比湘江二女祠”一句,通过对比湘江边的二女祠,进一步强调了墓地的特殊地位和历史价值。
“三尺土乖同穴望,百枝签乞进香诗”两句,表达了对墓主们未能合葬的遗憾以及对进香祈福的渴望,体现了人们对逝者的怀念之情。最后,“凄凉魁斗山头路,十首哀吟范九池”则以魁斗山为背景,描绘了一条通往墓地的凄凉之路,诗人在此哀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哀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婆娑只三尺,移来白云径。
亭亭向空意,已解凌辽夐。
叶健似虬须,枝脆如鹤胫。
清音犹未成,绀彩空不定。
阴圆小芝盖,鳞涩修荷柄。
先愁被鴳抢,预恐遭蜗病。
结根幸得地,且免离离映。
磥砢不难遇,在保晚成性。
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
昨日复今辰,悠悠七十春。
所经多故处,却想似前身。
散秩优游老,闲居净洁贫。
螺杯中有物,鹤氅上无尘。
解佩收朝带,抽簪换野巾。
风仪与名号,别是一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