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沐来寻九里松,故因晴日觉春容。
寒馀浅水红衣尽,淡抹轻烟紫翠重。
倦向山僧谈白叶,归从逋客醉黄封。
尘埃眯目成深省,何处招提鸣晓钟。
休沐来寻九里松,故因晴日觉春容。
寒馀浅水红衣尽,淡抹轻烟紫翠重。
倦向山僧谈白叶,归从逋客醉黄封。
尘埃眯目成深省,何处招提鸣晓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结合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内心的思考。开篇“休沐来寻九里松”表明诗人在休息之后来到了九里山的松林中,这里的“九里”可能是泛指一个不远但也不近的地方,而非特定地名,通过这样的设定,营造出一种寻幽探秘的情趣。
接下来的“故因晴日觉春容”则直接点出了诗人是在晴朗的春日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这里的“故因”表明了前述行动的目的,即为了享受这份春光。这两句通过动作和情感的结合,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第三、四句“寒馀浅水红衣尽,淡抹轻烟紫翠重”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景象。这里的“寒馀”指的是冬去春来的季节交替,“浅水”则是在这样的时节中水位下降形成的小溪流,"红衣尽"可能是指春日里花开满径或是某种特定植物的颜色,而“淡抹轻烟紫翠重”则形容了远处山峰在薄雾中的颜色和层次感。这些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天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
至于后两句“倦向山僧谈白叶,归从逋客醉黄封”,则转向了内心世界。这里的“倦向山僧”可能是指诗人在山中与一位隐居的僧侣交谈,而“谈白叶”或许是在讨论某种植物,或是比喻生命的脆弱和自然界中的循环。而“归从逋客醉黄封”则表明诗人在结束了与僧侣的对话后,带着酒意回到了自己的隐居之所。
最后两句“尘埃眯目成深省,何处招提鸣晓钟”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和自问。这里的“尘埃眯目”可能是在形容诗人在思考时的状态,而“成深省”则表明这种状态下所产生的深刻思索。而“何处招提鸣晓钟”则是一种追问,似乎是在寻找内心的声音或是某种精神的召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在春天中对生活、自然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感悟。
丽江炎荒之锁钥,南控安南壤相错。
距关一舍分茅岭,汉家铜柱高岝崿。
伏波峻业何峥嵘,英风万古震寥廓。
当日楼船下交址,疾扫狂童等残箨。
二徵授首传京师,九真革面复疆索。
郡县其地中土同,螳背安敢复张攫。
五季陵迟世多故,部领邪行乃横作。
宋元帅征屡无功,包荒无乃太孱弱。
蛮夷犷悍本性习,朝廷驾驭藉方略。
将帅岂乏英雄姿,推毂无能专委托。
有明英公亦人杰,功与伏波庶相若。
中官继镇求珠犀,纨裤握兵拥帷幕。
遂令封豕肆狂噬,内地旁州恣侵掠。
惜哉用武功不究,议祖捐之满台阁。
爵予世及用羁縻,国威如斯亦稍削。
今代圣神御区寓,六合以内并包络。
况乃近地非辽绝,岁修贡职尤谨恪。
我来行部视边徼,义取诸豫严关柝。
顾瞻前烈迹未湮,来者树立当奋跃。
肯念平生马少游,畏此毒气熏蒸瘴乡恶。
《铜柱》【清·甘汝来】丽江炎荒之锁钥,南控安南壤相错。距关一舍分茅岭,汉家铜柱高岝崿。伏波峻业何峥嵘,英风万古震寥廓。当日楼船下交址,疾扫狂童等残箨。二徵授首传京师,九真革面复疆索。郡县其地中土同,螳背安敢复张攫。五季陵迟世多故,部领邪行乃横作。宋元帅征屡无功,包荒无乃太孱弱。蛮夷犷悍本性习,朝廷驾驭藉方略。将帅岂乏英雄姿,推毂无能专委托。有明英公亦人杰,功与伏波庶相若。中官继镇求珠犀,纨裤握兵拥帷幕。遂令封豕肆狂噬,内地旁州恣侵掠。惜哉用武功不究,议祖捐之满台阁。爵予世及用羁縻,国威如斯亦稍削。今代圣神御区寓,六合以内并包络。况乃近地非辽绝,岁修贡职尤谨恪。我来行部视边徼,义取诸豫严关柝。顾瞻前烈迹未湮,来者树立当奋跃。肯念平生马少游,畏此毒气熏蒸瘴乡恶。
https://shici.929r.com/shici/HgpgrIE.html